中土天然气合作:投产以来向国内供气无一日断供
本篇文章1319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30日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601857)宣布,截至8月28日,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简称阿姆河公司)已于2009年底投产。向中国供应了627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了100万吨凝析油;阿姆河公司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公司向中国供应了1796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同期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的46.3%。中石油表示,过去10年来,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已成为中土天然气合作的典范,进一步深化了双边关系,推动了中国的绿色发展。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2007年8月29日,土库曼斯坦政府正式向阿姆河公司颁发了巴格德雷合同区域勘探开发许可证,土库曼斯坦最大也是唯一的陆上产品共享项目——阿姆河天然气项目正式启动。
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四位,但高温、高压、高含硫的复杂地质、沙漠高温干旱的恶劣气候和不成熟的开采技术给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10年的勘探,阿姆河公司克服了极厚变形盐膏岩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在发展方面,突破“三高”气田钻井瓶颈,建成中国石油海外首个数字气田平台,101口生产井完成年生产130亿立方米商品气和30万吨凝析油任务,成为中国境外首个1000万吨油气当量、100亿立方米供气能力的天然气战略民生保障项目。
目前,阿姆河公司已完成阿姆河天然气项目一期和二期工程,总处理能力为每年170亿立方米。
中石油表示,过去10年,中土天然气合作在许多领域发展迅速,使土耳其天然气出口多元化,保证了中国长期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阿姆河公司自2009年底投产以来,实现了国内天然气供应“无短期供应,无一日停供”;土耳其和中国这两个气源是中亚三大气源中的主要气源,惠及中国5亿人口。阿姆河公司也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其发展成果惠及东道国人民。在阿姆河公司的推动下,中石油的本土企业也迅速打开了本土市场。
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十年发展历程
2007年7月17日,中国和土耳其签署了《产品共享合同》和《天然气购销协议》。
2007年8月29日,土耳其政府向中石油颁发了勘探、开发和承包许可证。
2008年6月27日,第一座天然气处理厂建成投产。
2009年12月14日,中国、土耳其、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元首开启阀门,阿姆河右岸项目正式向中国供气。
2010年,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了47亿立方米的商品气。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开始大面积勘探合同区东部,储量基础大大提高。
2011年11月24日,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抵达深圳和广州。
2011年12月13日,第二天然气处理厂开工庆典举行。
2012年6月6日,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石油签署了企业间框架协议,将商品气供应量增加250亿立方米。
2013年9月3日至4日,中土两国元首在土耳其举行会晤,并出席了复兴气田一期100亿立方米项目投产仪式
2014年5月7日,第二天然气处理厂投入运行。
截至2015年1月26日,土库曼斯坦已向中国供应了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截至2016年2月15日,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已向中国供应了超过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截至2017年8月28日,土库曼斯坦向中国供气1796亿立方米,其中阿姆河天然气公司供气627亿立方米。
标题:中土天然气合作:投产以来向国内供气无一日断供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41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