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或致儿童肥胖?食用更多零食、西式快餐
本篇文章1135字,读完约3分钟
零花钱还是儿童肥胖?
实习生杨舒婷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根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国儿童的肥胖率从1985年的0.5%上升到2014年的7.3%,到2030年将达到28%。
近年来,随着中国儿童零花钱的增加,中国肥胖儿童的数量也在上升。这两者之间真的有联系吗?
最近,《预防医学》发表了一项研究,主要分析了城市儿童零花钱的增加与他们的饮食行为、体重状况以及学校对不健康食品采取的预防措施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发现了城市儿童零花钱和肥胖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这项调查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即儿童肥胖最明显的地区。2015年10月,研究人员对北京、上海、南京和Xi的16所中小学的儿童体重状况、学校监管制度以及家长对儿童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
根据对1648名学生的调查,69%的学生每周都收到零花钱。研究发现,与没有零花钱的同龄人相比,在过去三个月(大约2015年7月至10月),零花钱多(每周10元或更多)的中小学生吃或喝更多含糖饮料、零食、西式快餐、路边摊和其他高热量或高脂肪食物,与没有零花钱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患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高出45%-90%。
荷兰特温特大学教授贾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之前已经在《国际肥胖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基于调查数据的文章。调查发现,虽然参与调查的16所中小学中有12所有关于食堂食品的相关规定,但只有一所学校有关于学校食品销售的规定,只有四所学校有关于学校周边摊贩或流动摊点食品销售的规定。
同样,学校缺乏健康食品宣传、食品价格监管和营养章程制定,现有政策大多由地方政府制定。贾鹏说:“学校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多的主动性,提倡销售一些健康食品,抵制不健康食品。”
研究表明,限制在学校销售不健康食品的政策可以减弱零花钱对中小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和体重增加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实施健康饮食政策,以确保饮食的安全和营养;另一方面,父母应该意识到零花钱与孩子健康风险的关系,正确引导孩子使用零花钱,比如买书和参加户外活动。
贾鹏说,从机理上讲,零花钱和肥胖之间的关联是符合事实的,不是没有根据的虚假关系。然而,由于仅使用了2015年的调查数据,因此该研究具有局限性,有必要结合更多年份的调查数据来探讨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越来越多的“胖乎乎”也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西式快餐的引入和普及,以及越来越方便的送餐服务,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获取食物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贾鹏告诉记者,过去,在用粮食购买食品时,中国人的饮食中总是有一定比例的粗粮,肉票也控制了肉类的消费。然而,在当今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珍惜食物和科学营养的教育。“所以更重要的是从孩子的安全健康饮食开始。”
标题:零花钱或致儿童肥胖?食用更多零食、西式快餐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32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