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区市:一周经济最亮点(2017年8月14日
本篇文章3929字,读完约10分钟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周经济亮点(2017年8月7日-8月13日)
浙江: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的主要引擎
陕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北京:高端产业引领产业增长
湖南:花梦铁路洞庭湖大桥主体工程竣工
△8月16日,由中国铁路桥研究院设计、中国铁路桥局施工的孟茜至华中铁路控制工程洞庭湖大桥主桥竣工。(新华社)
新疆:重点民生工程完成投资近1000亿元
云南:推出75项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8月17日,云南出台了75项具体措施,包括降低企业税费、融资成本、制度交易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土地使用成本、物流成本等。,从而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项政策实施后,预计全年房地产企业将减少700亿元。
重庆:推出实体经济减税政策
●重庆的实体经济减税政策有九个方面,优化营改增的政策成效显著。增值税税率结构从第四等级降低到第三等级,分别为17%、11%和6%,第一等级取消了13%,农产品(000061)和天然气的增值税税率降低。此外,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扩大,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等相关税收减少,将为实体经济减税800多亿元。
吉林:清收费用,减轻负担,优化发展环境
●近日,吉林省发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收费、减轻负担、优化软环境发展措施的通知》,公布了36个省级部门和单位实施的“网上零会议、一次大厅”175项政府服务项目,形成了吉林省“网上零会议”政府服务项目清单和“一次大厅”政府服务项目清单两个清单。今后,只要清单上的材料齐全,企业或个人就可以“零会议”或“一次性”处理。
广西:加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
●8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汇报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投资计划(100个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今年,继续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从2亿元扩大到3亿元,重点支持服务业“六大行动”项目,重点突破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业、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五大重点产业。
四川: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在五年内翻了一番
●四川省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万亿元,基本相当于目前规模的两倍,增速保持在10%以上。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占全省规模以上产业的25%以上,是全省增长最快、规模最大、效益最稳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四川第一万亿元产业。
安徽:20个机器人(300024,诊断股)工业项目集中签约
●近日,合肥高新区20个总投资超过8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项目签约,为合肥机器人产业增添了“新生力量”。已签署项目20个,总投资83.5亿元,包括5个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项目、9个服务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项目、3个医疗机器人和智能穿戴设备项目、3个特种机器人人项目。所有项目完成后,合肥的机器人产业将得到加强。
天津:培育新兴旅游业
●天津滨海新区旨在打造时尚休闲的海洋城市旅游目的地,以优质旅游节庆为平台,拓展旅游发展空空间,培育新的旅游业态,打造京津冀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从“景区旅游”向“全球旅游”转型,努力打造新区北部旅游产业集群。
海南:已实施1337个工业扶贫项目
●今年,海南省已确保18.3万人脱贫。目前,全省已投入特色产业扶贫资金5.89亿元,实施工业扶贫项目1337个,发放小额贷款8266户,累计发放2.33亿元。
辽宁:继续深化商业体制改革
●8月13日,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宣布,今年以来,辽宁省不断深化商业体制改革,通过“六项改革”、“四项服务”不断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登记服务质量。商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1-7月,全省新注册市场主体34.9万个,同比增长32.3%。
上海:完善出口信用风险防范体系
●8月16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完善出口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河北:打造京津冀科技转型平台
●河北省政府办公室近日发布“河北?《国家京南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该示范区的目标是建设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社区,重点是加强产业创新,培育创新主体,完善服务体系。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的生态支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路径,形成“京津冀R&D转型”的创新合作新模式。
福建:推进品牌农业建设的七大举措
●8月14日,福建省发布了《加快品牌农业建设的七项措施》,提出到2020年,全省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建成150多个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场),2000多个省级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场)。全省“三产品一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
贵州:促进ppp项目规范健康发展
●贵州省最近发布了《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行动计划以项目为基础,遵循“一个规划、一年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在“6+1”传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中,1000项前期工作就足够了,堪称典范。
江西:有10个省级高新区
●江西省政府近日批准德安工业园、德兴经济开发区和高安工业园更名为江西德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西德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江西高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目前为止,省级高新区已达10个。
广东:提前一个月实施“多重认证整合”
●从9月1日起,广东省将在“五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提前一个月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的注册模式。根据广东省以往实施“五证合一”的经验,已取得装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无需换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对尚未换发营业执照的企业,由工商部门核发“多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并加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青海:提出162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
●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明确了2017年青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围绕10个重点领域和38个重要方面,提出了全年经济体制改革的162项重点任务。
江苏:确定首批特色农村建设试点项目
●江苏省近期启动了特色农村建设,69个试点村出台了规划设计方案,将成为全省率先试点的第一批特色农村。“十三五”期间,江苏省计划完成100个省级规划建设和重点培育特色农村试点项目,带动全省特色农村建设。
甘肃:修订《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近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公布了新修订的《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该条例将于2017年9月1日生效。《条例》明确了扶贫开发的责任主体、对象、措施、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扶贫监管和法律责任。
内蒙古:制造“万家企业去云”计划启动
●8月16日,“中国制造”互联网+双创生态峰会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为了提升内蒙古制造企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创新发展的能力,内蒙古启动了“万家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将有10万家制造企业使用云应用软件和服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黑龙江:实施公安执法标准化建设工程
●数据警务建设工程、公安基础建设工程、公安执法标准化建设工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公安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工程六大工程是黑龙江省未来三年公安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山东:六招攻“去杠杆”
●近日,山东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实施意见》,将通过推进并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盘活现有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有序发展市场化债转股、发展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湖北: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智力”支持
●8月14日,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正式成立,力争在5年内实现全国高校80%的地方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武汉市机构设置的又一创新突破,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将实施“虚拟组织、实体运作”。同日,武汉还成立了由12名高校院士组成的专家咨询小组,以顶尖科学家的力量加大对相关成果转化的“智力”支持。
山西:让高层次人才有高收入
●山西省出台了《关于完善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聚机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构建“三元工资”结构,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等机构人员的收入与工作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密切相关。所谓“三元”结构是指“稳步提高基本工资,增加绩效工资分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措施”的制度安排。
宁夏:大规模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
●8月15日至18日,宁夏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宁夏、宁夏海外人才回国”活动,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报名。活动期间,海外人才参与宁夏区域形势与政策宣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及主题演讲、宁夏重点工业园项目考察对接及技术咨询。
河南:百城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再次提速
●河南省百城建设质量提升工程推介会近日召开。百城建设升级工程自去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全省县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城市特色更加鲜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西藏:通过节庆活动吸引投资
●近日,为期7天的拉萨当雄“当季人”赛马节、那曲青赛马节和山南雅砻江文化节相继开幕。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节日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各地最重要的年节之一,是促进文化旅游和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每个节日品牌都成为吸引投资、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标题:31省区市:一周经济最亮点(2017年8月14日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75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