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产业扶贫的 “新野模式”

产业扶贫的 “新野模式”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19 19:01:41阅读:

本篇文章914字,读完约2分钟

河南省新野县有25个贫困村,贫困家庭8371户,贫困人口16644人。近年来,新野县发展特色养殖业,被评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和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如何引导金融强化特色养殖业,激发产业的扶贫效应,河南省新野县探索构建了“信用建设+产业支持+金融支持”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引导辖区内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1.0253亿元,直接惠及3212户贫困家庭,受益人口6102人,其中856人脱贫。

产业扶贫的 “新野模式”

将已建卡的贫困家庭纳入信用评级,提高其贷款承受能力和贷款便利性。中国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建立了创新的信用评级机制。以“631”模式,即贫困家庭的诚信、家庭收入和基本情况分别占得分的60%、30%和10%为信用信息收集框架,制定“一次摸底、四级评估、两轮公示”的评级体系,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分为甲、乙、丙三类,并结合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会同当地政府, 将贫困家庭的信用评级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联系起来,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利用贫困家庭的信用评级,以不同方式发放扶贫贷款。 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贫困家庭,将实行“一次性审批、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使用、利率优惠”的政策,对信用等级较低的贫困家庭发放小额贷款,并根据贷款偿还情况及时调整贷款规模和利率。

产业扶贫的 “新野模式”

新野县支行以特色种养业为纽带,引导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村信用社和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动机制。新野县建立了1000万元的养牛信贷担保基金。当地农村信用社扩大了这一比例,并向贫困家庭发放肉牛养殖贷款,每头奶牛约4000元。贫困户按照企业提供的技术进行标准化养殖,企业成熟后按照市场价格回收肉牛,既解决了成员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又保证了企业对肉源的需求,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另外,新野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按照“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配肥、统一收获标准、统一销售”的原则,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全县养牛数量已达20多万头,有58个大型养殖园区;2000多户贫困家庭参与了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和加工,人均月收入2500元。当地农村信用社发放了6548万元的扶贫贷款,用于肉牛养殖和蔬菜种植,这有助于该行业帮助穷人取得实际成果。

标题:产业扶贫的 “新野模式”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61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