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瓷房子”将被拍卖 法院和房主估值差近百亿
本篇文章5243字,读完约13分钟
【摘要】瓷屋被卷入贷款诉讼,法院宣布将对其进行拍卖。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宣布将于8月8日拍卖“瓷屋”,起拍价为1.4049亿元。据瓷屋评估,瓷屋价值97.9亿元,其中瓷屋陶瓷价值94.6亿元,瓷屋房地产价值3.3亿元。
“瓷屋”翻修前的黄荣亮故居。照片由“天津记忆”提供2017年7月10日“瓷屋”的现状。新京报记者王静?四层小房子,外墙,屋顶,窗棂和过梁,所有可见的部分都覆盖着瓷片和瓷器。沿屋脊有一座龙形雕塑,长100多米,蜿蜒而下。龙的身体也包裹在瓷片里。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路64号(新72号)的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法国“瓷屋”,因其主人的独特装饰而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
然而,自诞生之日起,“瓷屋”就被质疑为“破坏历史的旧貌”和“装饰庸俗”。最近,瓷屋被卷入贷款诉讼,法院宣布将拍卖它。6月29日,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宣布,将于7月22日以1.4亿元以上的起拍价拍卖“瓷屋”,拍卖将推迟至8月8日。
拍卖底价为东丽区法院委托的评估公司对瓷屋的评估价格,不包括瓷屋的瓷器价值。该评估公司受天津市CPPCC会员、瓷都业主张连志的委托,给出了近98亿元的评估价格,其中瓷件价值超过94亿元。
根据双方签署的行政和解协议,张连志需要在拍卖前清理瓷器馆的所有瓷器,以配合拍卖。截至发稿时,瓷屋的外观没有改变。
十年的翻新一直备受争议
瓷都位于天津著名的历史建筑中,毗邻张学良故居等著名历史建筑。它的前身是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式豪宅,这里曾是现代外交官黄荣亮的故居。
的助手说,2000年,花了3000万元从天津工商局下属的一家第三产业公司购买了黄的故居,然后开始对旧楼进行“改造”。
据瓷屋的工作人员说,重建工作始于2000年,一直持续到2010年。其中,瓷屋博物馆于2007年正式开放,以欢迎客人。
张连志说他喜欢瓷器,收藏瓷器对他来说是“爱好和梦想”。他自己设计和装饰的瓷屋是“一件作品”。
此前,他曾在天津经营一家餐厅,该餐厅由“街头大厦”改建而成,这是一座位于天津五街海关区的小楼。餐馆用餐者使用的餐具、桌子和椅子都是旧物。餐厅的内外墙也覆盖着碎瓷片。不仅如此,张连志还用瓷器覆盖了他的一具路虎尸体。
为了建造瓷屋,张连志声称已经花了很大的力气。瓷器馆声称使用了“7亿多件古代瓷器、13000多只古代瓷瓶和瓷碗、500多只瓷猫枕、300多只石狮、一只清代玻璃狮、300多尊佛像、12个小瓷像、一尊石像和数百件明清家具。”
张连志说,瓷器馆充满了他的创造力。屋顶镶嵌瓷片的龙爪代表伏羲女娲;窗棂是织毛衣的“元宝针”图案,表达母亲的思念;院子的地面上,九枚铜币拼着碎瓷片,代表着“滚钱”和“1999年还一枚”。在谈到瓷屋的设计时,张连志反复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多美,多美!”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瓷屋的美丽。
一位去过瓷屋的网民说,当他抬头看到屋顶覆盖着密密麻麻的瓷片时,“强烈的恐怖症已经犯了”。在一个摄影论坛上,有人发了一个帖子,询问瓷器屋的拍摄技巧。因为有太多的颜色和反射瓷面,很难拍摄。一些摄影师回答说:“别拍了,这房子太丑了。”
《新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参观瓷都的游客。有些人说这是“独一无二的,在别处找不到”,“只是为了看一些新的东西”,而其他人则直言不讳,“很棒”。
面对美学批评,张连志似乎很冷静。他认为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当一部作品问世时,有些人肯定不会理解它."在他看来,瓷屋更重要的是传承瓷文化。
瓷屋内外贴瓷砖的真实性也是争议的焦点。
声明所有使用的瓷器都是真正的古代瓷器,以及著名的瓷器如钧窑和丁窑。他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能找到一件新的现代瓷器,“奖励10万元。”
对于的说法,中国文物基金会专家委员、文物鉴定人卞直言不讳地指出,并非所有的瓷器都是古代的。这些瓷器大多属于晚清时期,历史价值不高,有些是现代手工艺品。
卞郑明告诉《新京报》记者,据他了解,瓷屋收藏瓷器时,是大量购买的。有些瓷器是现代的,甚至在古代,“大部分是普通的民窑瓷器”,“不太漂亮,包括美兰珠珠、花卉等典故,几乎没有。”
卞郑明委婉地说,瓷屋悬赏10万元“寻找新瓷”。“我只能说它将在200年后变老。”
涉嫌破坏文物但未改的
与瓷器的外观美与丑、真伪问题相比,瓷屋因涉嫌破坏文物而受到更多的批评。
据公开信息显示,2005年8月31日,天津市政府批准了首批323处历史建筑名单,其中瓷都名列其中,保护等级为“重点保护”。
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天津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19条规定:“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不得改变建筑的外形、饰面材料和色彩,不得改变重要的内部结构和重要的装饰。”
天津博物馆的一位前研究员说,瓷屋的重建明显违反了这一规定,改变了建筑的装饰材料。
天津记忆是天津的一个非政府志愿者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在天津颇有名气。他们一直关注和批评瓷屋和“兔子楼”的重建,并多次在网上张贴,记录了这两座建筑被毁的全过程。
“计都大厦”始建于1937年,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曾是著名京剧艺术家马厉安良的故居,也是天津市首批列入“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
“天津记忆”的负责人傅雷告诉《新京报》记者,张连志用各种所谓的“文物”瓷器装饰黄荣亮的故居和建筑。“装饰后的外观”不仅是天津历史建筑的代表,也是一个破坏的典范。室内外装饰没有美感,严重降低了审美水平。可以说,这是天津的一个‘伤疤’。”
傅雷在装修前提供了一张瓷屋的照片。黄色的外墙和红色的屋顶,墙壁是简单的油漆,房子几乎没有外部装饰,气质是简单的,这是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外观覆盖着瓷片。
扁郑明说,他已经和周围的一些市民谈过了。他们年轻时的印象是,这座建筑不同于普通的房子,它是一座有历史和故事的法国建筑,现在完全被瓷片覆盖,“这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破坏。”
天津市和平区文物研究所负责人在接受《天津日报集团新财经观察》采访时表示,瓷屋粘贴瓷片的行为是违法的,黄荣亮故居的修缮和整治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告,而瓷屋在修缮前并未报告。但是,负责人说,文物管理没有强制力,只能警告多次。
近年来,为什么瓷都可以作为天津的3a景区对外开放,接待游客?文物局负责人表示,3a景区的评估属于旅游局,博物馆的申报属于民政局。"三个部门之间不平等的信息使他们有了机会."。
然而,与负责人的说法相反,2006年,位于“楼楼”的广东潍县集团曾被评为和平区文物保护先进单位;张连志本人也被评为和平区文物保护先进个人。
关于粘贴瓷质砖涉嫌违法的说法,张连志说,他买下瓷都时年久失修,几乎是一个危险的建筑,他花了近两年时间加固和修复。贴瓷砖实际上是对房子的一种保护,因为瓷砖非常耐腐蚀,在贴瓷砖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水泥,这样可以加固房子。
借贷纠纷
最近,瓷屋公司担心它会被拍卖作为贷款抵押。拍卖背后是张连志卷入的贷款诉讼。
张连志说,瓷屋项目持续了近10年,投资太多,欠了很多钱。张连志的助手黄小燕说,瓷器馆是一个无底洞。2007年瓷器店正式开业时,他们已经欠了材料供应商、供应商和建筑商1000多万元。为了还钱,他们通过民间借贷借了1200万元,两年之内他们又借了3700万元。此外,瓷都还需申请房产证和土地证的整合,并需支付1300多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当时,公司的资金链已经断裂。
2012年夏天,张连志向鑫泽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鑫泽公司)借款,条件是以瓷房作为抵押。
张连志和黄小燕回忆说,他们通过自称是新泽公司雇员的单辉向新泽公司借了两笔钱。第一笔款项为4250万元,于2012年7月和8月存入瓷屋账户。然而,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双方在第二笔款项的金额上存在分歧。鑫泽公司认为将向张连志贷款5000万元。张连志说,第二次付款时,单辉不得不以“流水”的名义将公司财务人员林的银行卡和u盾留下,他并不知道整张卡的换钱情况。
张连志表示,新泽公司的第二笔贷款虽然最初贷给Carne 5000万元,但实际只贷给了债权人1501.88万元,如张连志的广东潍县公司、瓷都的财务账户、瓷都的材料供应商等,其余资金都转到了与自己无关的个人或公司账户。
在这方面,天津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常顺(化名)透露,他以前与单辉有很多业务往来,单辉经常用他公司的账户转账。他向新泽公司借款1800万元,但2012年10月23日新泽公司给他1800万元时,使用的账户是林在公司的账户。由此可见,公司财务负责人林的账户确实被鑫泽公司使用。
鑫泽公司总经理王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借给的本金总额为1亿元,利息最初定为年息36%,后来按24%执行,因为一直没有还钱,利息减免很多。截至目前,带息利息总额超过1.3亿元。
王说,山慧与新泽公司没有关系,他从来没有见过山慧。单辉是新泽公司原总经理崔某的朋友,崔某已不在新泽公司工作。至于1亿元如何形成和转移等具体问题,王说当时他还没有来新泽工作,不知道具体情况。
由于双方在贷款金额上的争议,张连志一直没有还清鑫泽公司的贷款。自2016年7月7日起,张连志连续三次被东丽区法院拘留15天(第三次实际执行12天)。第一个理由是“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文件”,第二个理由是“张连志拒绝申报财产”,第三个理由与第一个理由相同。
本案执行法官为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法官郑。7月20日,郑以需要天津高院批准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瓷房估价的差异
尽管拍卖,瓷器馆的景点似乎没有受到影响。记者看到,7月份,总是有很多游客在瓷屋的售票处排队。一位工作人员说,寒假和暑假等假期是旅游的旺季,每天有成百上千的游客,除了春节期间的七天假期外,其他时间都是开放的。
作为“天津著名景点”,瓷屋已经流传了许多帖子,如“天津旅游指南”和“天津必游景点”,所有这些都包括瓷屋。
张连志没有向记者透露瓷屋的年收入和利润,但根据工作人员透露的日均游客人数和每张门票50元的价格,瓷屋的日均门票收入可达数万元左右。
2016年8月17日,张连志第三次被拘留后,在东丽区法院签署了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张连志自签署协议之日起向鑫泽公司支付500万元,然后每月支付50万元,并于2017年4月30日前一次性付清全部欠款。
瓷器店经理张帆向记者出示了东丽区法院出具的付款证明。2016年8月签订和解协议后,他们一次性支付500万元,然后每月向法院支付50万元。目前,他们已经偿还了1000万元。然而,他们没有在商定的最后期限前一次性付清所有剩余欠款。
2017年6月29日,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宣布将于7月22日拍卖“瓷屋”,起拍价为1.4049亿元,拍卖推迟至8月8日。
东丽区法院委托天津中良房地产土地评估公司对该瓷房进行评估。本公司于2016年8月出具的评估报告中称:“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可能实现的市场价值(不含室内外文物及瓷器装饰价值)四舍五入至1.4049亿元,平均单价为52471元/建筑平方米。”
瓷屋委托北京国鸿鑫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对瓷屋进行评估。在2017年3月出具的评估报告中,瓷屋价值为97.9亿元,其中瓷屋中的瓷片价值为94.6亿元,瓷屋中的房地产价值为3.3亿元。
这两个评估结果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是否考虑了瓷质砖的价值,即使不考虑瓷质砖,“裸房”的差价也接近2亿元。
记者联系了天津中良房地产土地评估公司的评估人员刘德建,他参与了对瓷屋的评估。至于为什么没有对瓷器的价值进行评估,刘德建说:“我们是根据法院的委托进行评估的。”他不愿意解释评估的过程和标准。“因为我们受法院委托,外部口径必须通过法院。没有法院的授权和指示,我们不能对外界说太多的话。”
至于瓷器未被纳入评估范围的原因,东丽区法院执行法官郑在接受《天津新金融观察》采访时表示:“瓷屋主张其内外部瓷器和瓷器属于文物,法院不能拍卖,所以这次拍卖只涉及到财产本身。拍卖完成后,买方和卖方将协调瓷器和瓷器碎片的所有权。”
张连志去年8月签署的执行和解协议中有一条规定:“在拍卖前,遗嘱执行人有义务协助清理上述拍卖财产中的瓷器等所有装饰材料,视为放弃权利,直至拍卖日。申请人有权对其进行处置,对由此造成的损害和损失不承担责任。”
根据法院公告,8月8日,瓷器馆将面临拍卖。截至发稿时,张连志还没有更换瓷屋的瓷器。
北京安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军律师认为,本案中,原本作为独立客体的瓷砖等装饰材料,已经附着在房屋主体结构上,构成了附着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说,它们已经达到了无损害和不可分割的程度。因此,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物尽其用,避免社会财产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它们不应该被分割。
鑫泽公司的王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有一家深圳公司正在与他们联系,希望接管鑫泽公司对瓷器厂的债权。如果双方交易成功,债权将转移给深圳公司,而深圳公司可以向法院主张其权利,并可以继续拍卖或暂时不拍卖。(新京报记者王静?实习生孙青)
(负责编辑:李佳佳)
标题:天津“瓷房子”将被拍卖 法院和房主估值差近百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18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