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重磅推出“企业智赢计划”,大数据精准招聘时代到来
本篇文章1901字,读完约5分钟
在这个互联网颠覆一切的时代,人力资源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挑战中优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从而为企业及时高效地储备人才。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劳动力供给的短缺,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迫切需要人才来促进血液循环,用人单位之间对人才的竞争日益加剧。时间和质量一直是企业招聘的难点。人力资源经常面临人才储备的困境。高端职位空缺,中低端职位频繁变动,紧急职位无法及时补充,给企业的健康运行带来很大困难。以招聘广告为核心的传统招聘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企业招聘转向结果的趋势开始迅速增加,希望快速准确地招聘到合格的候选人。
为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招聘体验,智联招聘最近升级了产品,向所有企业免费发布了革命性的职位,推出了企业智能制胜计划,颠覆了传统的招聘模式,构建了开放的职位生态系统,重塑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服务标准。。
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招聘体验,重构五类产品的招聘价值链
智联招聘产品负责人表示,企业智能赢计划的产品升级旨在确保招聘效果,在搭建开放平台的同时,实现准确推荐,并拥有直接指向招聘效果的保证面试和直接面试等产品,努力实现招聘价值链中的公开、高效、精准、保证和公平五大目标。
毫无疑问,开放意味着B端企业将获得免费的帖子发布权。与原有的岗位发布方式相比,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满足了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布基本信息的需求,使企业的招聘需求在平台上完全公开透明。
此外,工作更新和排名靠前等产品显著提高了企业工作的曝光率。在招聘平台上,信息要经常更新,职位要及时刷新和刷新,避免企业招聘信息的结算。据了解,顶级产品使平均工作浏览次数增加了13倍,平均交付次数增加了8倍。同时,关于聊天产品提供即时聊天服务,允许招聘人员和应聘者随时联系,减少无效面试,提高沟通效率。
据智联招聘内部人士透露,智联招聘网站的搜索和推荐功能已经再次升级。智联招聘经过20多年的行业服务积累了庞大的人才数据库。搜索和推荐功能升级后,人力资源在搜索相应的人才时,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算法优化呈现最佳匹配的简历,还可以在人力资源发布岗位需求后,主动向人力资源招聘后台推荐合适的人才,实现准确及时的推荐,提高招聘效果。
一位使用该服务的人力资源人员表示,企业智能制胜计划中的保证面试和直接面试等产品可以使企业快速锁定候选人,确保招聘效果。智联招聘面试提供30分钟的回复,8小时的工作面试,以及24小时高速标准的准确简历推送,以确保企业候选人的准确性和存在性。
智联招聘复检服务也将在审查企业资质的同时审查企业的人力资源资质。双重资格审查将有效保证平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不良企业恶意竞争带来的冗余职位和虚假信息,保证了平台上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借助智联招聘企业智能制胜计划的五个环节组成的闭环招聘链,摒弃了招聘行业传统的广告收入模式,最终达到目标。帮助企业从根本上解决简历筛选、沟通面试和匹配评估中的难点。这是企业双赢计划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实践。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和专业服务团队,重新定义了企业人力资源高效招聘服务的行业标准,战略性地改写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服务模式。
在大数据的驱动下,创造一个精确招聘的时代
智联招聘长期以来一直在培育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截至目前,职场上已有超过1.35亿人选择了智联招聘,还有近400万家合作企业,这些企业多年来积累了庞大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智联招聘平台,人才主动投递了11亿份简历,企业主动搜索简历的次数超过5亿次,成功促成企业与人才的握手超过5600万次。实时动态的数据交互产生了更多的价值,个人才能逐渐衍生为人力资本。
除了利用数据不断优化其产品和服务之外,它还将提升客户体验。智联招聘研究和分析行业数据,形成国内领先的就业市场数据报告。智联招聘和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繁荣指数》被称为中国职场的风向标。在大数据的支持下,cier报告清晰地显示了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而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变化,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微观决策以及个体劳动者的选择起到了指导作用。2017年,智联招聘的cire报告多次被国内外媒体引用,成为各级政府、学术研究和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文件。
虽然互联网给人力资源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快的变化,但智联作为行业领袖的形象给行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智联招聘不断突破原有的招聘模式,深入挖掘招聘行业的工作价值,通过大数据的沉淀和挖掘,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的准确匹配,不断推动招聘行业向更高效率、更好结果的方向发展,不断引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和改革。
标题:智联招聘重磅推出“企业智赢计划”,大数据精准招聘时代到来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68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