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谈司法体制改革
本篇文章2272字,读完约6分钟
[编者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司法体制改革。习近平关于司法改革的重要论述是什么?新华社的学习进度会为你整理好的。
为什么要改革司法系统?
司法体制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作用,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7月,习近平就司法系统改革做出了重要指示
中国的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相适应的。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司法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司法不公、不公正、假错案、司法腐败、金钱案件、权力案件、人情案件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迅速解决,将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全面推进法治,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谓公平正义,是指被侵害的权利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受到制裁和惩罚。如果人民不能通过司法程序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那么司法机构就没有信誉,人民也不会相信。法律应该具有定点和制止纠纷的功能,司法审判应该具有最终的功能。如果司法不公,人民不满,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
司法体制改革应该坚持什么?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国家政法机关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要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与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应对困难,增强信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解决疑难问题,坚定不移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改革的标准是什么?
司法制度改革必须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制度改革的有效性要由人民来判断。归根结底,这取决于司法公信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听取群众意见,深刻了解司法一线的实际情况,了解群众的期待,把解决了多少问题和群众对解决问题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应该肩负起正义的天平,握着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存在。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群众置若罔闻,决不允许老百姓打官司,决不允许滥用职权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违法,造成冤假错案。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
我们主张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努力使人民感到公平和公正,所有司法机关都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改进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为人民伸张正义,改进司法工作作风,切实解决普通人(603883,诊断单位)(603883,分享单位)出庭难的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有需要的人的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开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和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保证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
司法系统应该如何改变?
持有司法责任制的“牛鼻子”
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高改革的整体效率。
我们应该坚持司法责任制。任何进入法官和检察官岗位的人都应该在司法机关的第一线处理案件,并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法官和检察官要有审理案件和审判案件的权力,加强对法官和检察官的监督和制约,把对司法权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落实到位,保证法官和检察官能够“老老实实、无私地做事”,把司法权锁在制度的牢笼里,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人心,让人民看到真正的改革成果。
遵循正义的法则
要遵循司法规律,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应该学习外国法治的有益成果,但不应该照搬外国的司法制度。完善司法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应当遵循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体现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平、尊重程序的要求。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全局,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有序推进。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司法机关的实际情况,积极实践和推进制度创新。
加强改革效果的评估
中央政法委和领导班子要规划好各项改革的时机、方法和节奏,不断推出一批群众公认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中央政法部门要带头,制度和方案的设计,配套措施的出台,都要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要加强改革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注意发现和解决出现的、有倾向性的和潜在的问题。
全面推广
推进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一体化改革,提高维护社会整体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幸福的能力。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主编:楼再霞)
标题:“平语”近人――习近平谈司法体制改革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57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