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亮出绿色城市新名片
本篇文章2956字,读完约7分钟
市民在风景如画的廊坊文化公园享受休闲。
夏梦照片
与往年相比,河北省廊坊市今年初冬有许多差异。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防雾霾面具明显越来越少。在这里,以创新为先导的现代产业欣欣向荣,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现在城市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绿色城市成为廊坊的新名片。
文安成了大气控制的典范
11月21日,秋冬季“分散污染”企业整治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在廊坊市文安县召开。
环境保护部主要领导和北京、天津、河北、陆羽六省市政府领导带领26个城市负责人见证了大气污染治理示范区文安县的转型过程。
自4月份以来,文安县仅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就依法整顿和取缔了2938家“分散污染”企业,减少了6500多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少了18420吨烟尘。该县的空天然气质量有了显著改善。该省的综合排名从2016年的100名上升到20名。不仅如此,通过对原有低端企业的改造和整合,整个企业具有高质量、高产业水平和高税收贡献。
今年1-10月,文安县财政总收入15.8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6.2%,同比增长32.3%。完成进度和同比增长均居廊坊市首位。
文安县的生动实践是廊坊绿色发展新理念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廊坊市始终把打造最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恢复生态环境,并退出了以“大智慧移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时期的空,实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的转变,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治理污染,改善生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说。
许多湿地公园已经成为风景名胜
虽然是冬天,廊坊的鲁能凌秀庄园依然绿意盎然,波光粼粼的天鹅湖环境优美。“我经常在周末和家人来这里度假,离北京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北京游客刘爱芳说:“这里太美了,你可以采摘、骑马、泡温泉……”
鲁能生态湿地是文安赵王新河省级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6000亩。近年来,廊坊市特别重视两个重要湿地的保护和恢复:香河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文安王新新河省级湿地公园。
目前,廊坊市湿地总面积为14685.64公顷。本着“保护第一、科学恢复、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湿地生态资源和环境现状,以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生态功能、保障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出发点,建成了以保护为主要功能、集科研、宣传教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自2014年起,廊坊市重点积极建设京津冀绿色生态保护配套区,大力实施生态廊道绿化、重要交通节点绿化、村庄绿化、城市绿化、经济林建设、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等十大重点绿化工程。到2017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0%,首都平原周边森林绿洲的生态特征正在逐步形成。
三年来,廊坊建设了大量的森林景观,如大厂伊乡森林公园、永清林果基地、三和新集万亩苗圃等。,林业产业如果树、苗圃和用材林发展迅速。
转向绿色和高科技产业
毗邻北京市副中心和美丽的潮白河,具有英式建筑风格的大厂影视城尤其引人注目。落户双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丁大伟表示,镇上完整的影视创意产业链和全新的生态圈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
大厂影视城吸引了80多家中外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入驻,合同投资超过100亿元。它已成为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高地。
“廊坊梦”文化产业园、香河机器人(300024,诊断股票)产业港、京畿道大厂文庄产业基地、大成县红木文化产业园……一大批发展前景广阔的文化产业项目不断为廊坊注入新的动力。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今年以来,新增62家文化企业,位居全省第一。
廊坊市大力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环保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总部经济、智能物流、金融服务、航空空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而绿色产业逐渐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廊坊市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快转型,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环境容量,着力发展绿色高新技术产业。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12003家“分散污染”企业的整治,取缔非法排污企业1329家。
通过调整结构、转变模式、推进转型、积极培育新的动能,润泽科技、华为云计算、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香河机器人产业港等一大批100亿元、10亿元的高端项目相继在廊坊落地生根,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向更新、更高、更绿色方向的转型升级。
今年前三季度,廊坊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3.8亿元,同比增长8.2%;服务业增加值1008.8亿元,同比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11∶54∶35调整到7.3∶44.1∶48.6,实现了从“231”到“321”的历史性转变。
农民使用清洁能源
12月4日,外面很冷,我走进香河县沭阳镇徐台村村民刘秀民的家,一种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
许台村作为第一批燃煤替代村,在2016年底使用天然气供暖。“在冬天烧煤取暖之前,那里有很多烟和灰尘,而且不是很暖和。现在我们用天然气取暖,既干净又方便,不再需要半夜起来加煤。你也可以随时调节温度。在过去的两天里,温度下降了,而我却提高了煤气设备的温度。”刘秀敏高兴地说,以前烧煤的时候,这个130平米的农房在供暖季节要花近5000元。去年供暖季使用天然气后,总成本约为4800元,除了政府补贴的1000元,实际成本约为3800元,比烧煤节省1000多元。
冬季供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生问题。为了减少燃煤供暖造成的空气污染,2017年初,廊坊市在全市11个县(市、区)启动了农村“以气代煤”、“以电代煤”的改造工程,向全市70多万个农户输送了清洁能源。普通人(603,883,医生)使用清洁能源做饭和取暖。此外,城市建成区35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和全市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理”,实现了全市散煤“清理”。
绿色旅游受到公众的追捧
在清洁供暖覆盖全市的同时,绿色出行也备受追捧,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廊坊的新时尚。
最近,在廊坊市,细心的市民发现,绿色和黄绿色车牌逐渐变化的汽车穿梭在街道上,并在车牌上添加了特殊的环保标志,使车牌具有美观新颖的特点,专为新能源汽车设计。
廊坊作为中国第一个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的城市,已经发放了539个新能源汽车牌照。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车不受尾数限制,还可享受车船使用税、购置税、牌照制作费减免等交通管理优惠政策。
为了积极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2015年,廊坊市在重大活动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在市区实施了免费公共交通。2016年8月,惠民政策继续加强,免费乘车持续实施,持续一年多,每日运送乘客人数从14万增加到31万。
虽然公共交通是免费的,但服务是不打折扣的。不久前,廊坊公交集团新购买的100辆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纯电动公交车具有噪音低、行驶稳定性高、无污染排放、乘坐舒适等优点。为保证运输能力和经营安全,应采取运营车辆加密、缩短发车间隔、延长运营时间、现场引导调度等方式,确保公众出行。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8日,第15版)
标题:廊坊亮出绿色城市新名片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28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