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将长期并存——如何支付?消费者说了算
本篇文章2161字,读完约5分钟
移动支付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拒绝支付现金,数字鸿沟等等。专家认为,使用现金、银行卡或电子钱包的消费者应该得到他们需要的服务。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将长期共存
移动支付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目前,部分城市居民可以支付购物费用,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其他国家,非现金支付也发展迅速。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去现金化”,包括停止发行大额现金和限制使用大额现金。瑞典和丹麦也提议建立一个“无现金社会”。
“无现金”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关于“无现金”也有很多争议:移动支付会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制造一个缺口吗?现金不再重要和可有可无了吗?
移动支付发展迅速
今年4月,杭州西湖满觉龙的茶农陈力虎第一次体验了移动支付。与往年用小本子记账和单手送货不同,今年,在女儿的帮助下,他学会了用支付宝收款。“我不会发错货,也不会收到假钱。说到底,每个账户都是清楚的。”
一些大型超市已经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付款方式。与支付宝连接后,家乐福中国的平均收银速度从1分钟降低到15秒,再降低到20秒,效率提高了3倍,节省了40%的人工成本。
今年9月,央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系统运行概况》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移动支付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第二季度,移动支付服务86.22亿元,总额39.24万亿元,分别增长40.51%和33.84%。
万事达中国总裁常庆认为,非现金支付使支付更加便捷,并具有促进消费的功能。“中国农村的特产可以卖到中东。中国网民呆在家里就能买到世界上最好的商品。非现金支付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同时,现金也有成本。万事达卡2013年的“超越现金之旅”报告显示,现金每年消耗全球gdp的1.5%。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现金支付有利于减少现金印刷、运输、处置、销毁、保险和安全造成的资源消耗;无现金支付还能有效提高资本交易的透明度,遏制因使用现金可能带来的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一个无现金的社会,如瑞典,其信息技术产业发达,土地面积小。目前,瑞典1600多家商业银行中有900多家不再提供现金服务,自动取款机不再设在农村地区,商业企业拒绝现金已经合法化。
在丹麦,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87%的16至74岁的丹麦国民使用在线支付,在线支付占消费的25%;丹麦金融机构的自动取款机数量从2007年的3,000多台减少到2015年的约2,500台,营业网点数量从1991年的2,200多台减少到2015年的约800台。十年来,丹麦流通的现金总额一直在700亿丹麦克朗左右。
现金仍然占主导地位
随着非现金支付的发展,现金不再重要和可有可无吗?
在长庆看来,虽然移动支付和信用卡支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现金支付仍占全球所有消费支付的85%左右,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来自央行的数据还显示,尽管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迅速,但现金的使用在增加,而不是减少。自2013年以来,中国流通现金保持净增长趋势,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达到1685亿元、2957亿元和4046亿元,分别增长2.88%、4.91%和6.63%。在世界上,现金仍然被广泛使用。过去10年,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加元、澳元和韩元等货币的现金流通量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其中韩元和澳元的现金流通量增速尤为突出。
尽管无现金支付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愿景,但在业内专家看来,由于现行的制度、法律和技术条件,现金支付不能完全废除。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网络金融法律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耀认为,无现金支付应该“令人敬畏”。“无现金”意味着全程记录个人支付信息,这不可避免地涉及个人隐私。一旦这些敏感信息被大规模泄露,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赵耀强调,在现有的金融理论框架下,持有现金仍然是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特别是当个人面临极端的金融风险时,出售所有资产持有现金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现金支付的便利性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非现金支付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一些商家拒绝现金支付,这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非现金’不是‘没有现金’。”常庆认为,一些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在呼吁使用现金、银行卡或电子钱包的消费者获得他们需要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数字鸿沟”表示担忧。他认为,如果我们盲目地“消除现金”,一个直接的后果是,那些不能或不能使用现代支付手段的弱势群体将成为我们时代的“数字弃儿”。
在20国集团杭州峰会上,通过了20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应更多地关注“数字鸿沟”:一些弱势群体缺乏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在金融数据时代,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差距可能正在扩大。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大力推广无现金支付,支付领域的“数字鸿沟”将会扩大。
"从现实来看,仍有许多人依靠现金支付."董希淼认为,现金支付将是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特别是对中老年人和农村地区。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未来现金的使用可能会减少。董希淼说,但与电子支付相比,现金使用的便利性和包容性仍然不可替代,电子支付需要电、机器和一定的技能作为前提条件。“在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将长期共存。”(记者陈)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方圆珍
标题: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将长期并存——如何支付?消费者说了算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66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首条民资控股高铁完成投资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