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1-01-04 18:17:21阅读:

本篇文章1444字,读完约4分钟

从今天开始,驻青海高校开始启动新生报名工作。最近网上关于“新生月生活费多少比较合适”的话题引起热议,参与微博调查的新生月生活费大多在1000-2000元左右。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掌握了这么多钱的控制权。但是,家长普遍担心孩子的理财能力跟不上。对此,岛城几家银行的理财规划师建议,对于没有固定财力、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大学生,首先要培养科学的理财观念,学会规划支出,同时要把钱用到刀刃上。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例句:大学的生活费用连续三年逐年增加

大学生每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据记者调查,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消费习惯的大学生回答差异较大,但很明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一些改变,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呈上升趋势。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大一每月生活费1000,大二每月1200,大三每月1500。”稻城某大学大三学生小李给记者做了一个大概的叙述。“除了吃饭,她每个月还需要买衣服和化妆品,吃饭,看电影,收话费,几乎是‘月光’。如果你遇到‘双11’和‘双12’,你会看到你一直想买的东西是有折扣的。冲动的话,一个月会花更多。”那么,如果生活费超出了怎么办?现在很多大学生选择分阶段聚集。小李说,她曾经用消费贷款分期买了一个名牌粉底液。“向我父母要钱。他们问东问西。我不好意思向同学借钱。我害怕麻烦。我付钱的时候选的花。”不过她也承认自己有点后悔,因为冲动过后,她意识到没必要买东西,花贷款有一定风险。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建议:理性消费要把握月收支

“理财第一步,把握好自己的收支,学会记账,做好计划。”光大银行青岛分行东海路支行理财经理慈楠楠建议,大学生应采用记账app记录自己的支出,看钱花在哪里,以此来把握自己的周收入和月支出。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由于很多消费场景都是网上支付,没有现金不容易把握非现金消费的规模。“这一代大学生使用纸币的机会比较少。很多大学生觉得钱是账户上的一个数字。”慈楠楠说,由于大学生对金钱没有直观的概念,容易冲动下单,沉迷于消费陷阱,记账可以养成控制支出的好习惯。她建议大学生要理性消费,勤俭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除了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你还可以用对你有用的东西代替对你没用的东西。比如看完书,可以通过二手书店卖掉,然后再买新书。另外,理财规划师建议大学生可以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做一些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增加社会实践。他们也可以尽快形成现金的概念。“当你再花钱的时候,你不会觉得钱只是一个数字。”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努力培养和培养金融商人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的投资门槛越来越低。理财规划师建议,大学生省下的钱可以尝试购买自己的理财产品。“大学生的资金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可能不多,但与其都放在当期,不如尝试做投资理财。”兴业银行青岛分行零售金融部产品经理刘美君建议,大学生可以选择门槛低、灵活性高的现金管理银行理财产品。好处是随时可以拿,可以操作手机银行。对于奖学金、压岁钱等大额款项,如果一时不需要,慈楠楠建议大学生可以选择三个月、六个月固定期限的稳定理财产品。“比如你明年寒假打算去旅游,可以提前计划。今年九月份开学的时候可以买理财,明年寒假就可以用了。”另外,两位理财规划师都认为,大学生可以适当尝试基金的定投,既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又可以慢慢接触股市。"比如父母每月10号交生活费,11号就可以同意投资100元的基金."

[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通过学习和了解金融知识,不仅可以为未来打下一定的基础,还可以培养和培养金融商人,掌握一些金融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谨慎稳健。

标题:[本地]大学生理财 从理开始学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63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