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数字鸿沟 共享数字红利
本篇文章955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陈
世界银行副行长、世界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杨绍林在最近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部长峰会对话论坛”上列出了一系列数据:即使在世界上最贫困的五分之一家庭中,也有近70%的家庭拥有手机,这超过了拥有清洁水、改良厕所或电力的家庭数量;目前,世界上有30多亿人可以上网。
杨绍林说:“科技的迅速发展给穷人带来了许多好处,其变革的性质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杨绍林:在肯尼亚,使用数字支付系统m-pesa后,城市工人向农村家庭汇款的成本降低了90%;在印度,aadhar数字身份系统已惠及10多亿人,使穷人更容易获得服务,减少腐败和浪费,每年为政府节省数十亿美元;爱沙尼亚公民可以通过手机使用3000多种政府和私人服务;中国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催生了800多万个电子商务,其中62%是小规模店主,1/3是女性店主,1%是残疾人。
世界银行撰写的《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记录了许多相关案例。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更快的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改善了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数字红利”。
然而,数字红利不会自动惠及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地方,世界上仍有许多人享受不到数字革命的好处。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仍有潜力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推广数字技术的步伐;自动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未来几十年里,许多传统的工作将被自动化或人工智能所取代。
根据杨少林的分析,数字红利并没有被广泛分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仍然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世界上有60亿人没有高速互联网连接,40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因此,有必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鼓励私营部门的参与,以便向所有人传播电信和互联网服务。各国需要拓宽数字发展议程,加大努力为数字革命奠定坚实基础。
“互联互通、人力投资、良好的商业环境和良好的政治原则是数字革命的基石。”杨少林说道。为此,首先,各国需要投资于人力资本,加强人力资本和技能,因为数字技术的使用离不开阅读和写作,而获得这些能力的基本先决条件是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人口;其次,各国需要实施有利于竞争的监管,改善商业环境,并使技术迅速扎根;第三,各国需要促进善治,改善制度,促进问责制,捍卫必要的法律框架。
“只有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受益,这场史无前例的信息革命才能真正具有发展意义。”杨强调少林。
标题:缩小数字鸿沟 共享数字红利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10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