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几千元利润 规模10亿以下公募靠什么生存
本篇文章2464字,读完约6分钟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它们要么“太大而不能倒”,要么专注于“太小而不能美”。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即使资本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机构也很难分一杯羹。
就生存而言,基金公司也是如此。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最新数据,2017年最后一个月,仍有49家上市基金公司在排队等待成立。然而,相当多的拓荒者处于困境。
规模小,产品少
据wind统计,截至2017年12月1日,共有122家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具有公开发行牌照的证券公司),8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不足10亿元,堪称“迷你”基金公司。其中,华辰期货基金只有1700万元,恒生前海基金和南华基金不足3亿元。
规模如此之小,以至于只有几个产品。目前,华辰期货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南华基金和AVIC基金都只有一个基金产品(组合基金数量,下同)。
从基金公司的成立时间来看,恒生前海基金、南华基金和AVIC基金均成立于2016年,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产品和规模发展缓慢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华辰未来基金,成立于2012年6月20日,但只有一只基金规模只有1700万。自五年前成立以来,公司规模仅在2013年第三季度大幅增长,最高值为2.4亿元。
公司股东由华辰信托有限公司、韩国未来资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咸阳陶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组成,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
自2012年6月20日成立以来,公司仅发行了两只基金,一只为华辰期货300(lof),另一只为华辰信用增额债券。其中,华辰期货300(lof)于2016年4月清算。清算后,华辰未来只有一只基金,即2013年8月20日发行的华辰信用增级债券。
然而,该基金也处于清算的边缘。根据该基金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华辰信用增级债券目前的基金规模仅为1700万元人民币。
当然,并非所有新成立的基金都表现不佳。例如,恒生前海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1日,是中国第一家外资控股的公共基金管理公司,拥有70%的香港资本和2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股东结构:恒生银行持股70%,前海金融控股30%。它只有一只活跃的管理基金——恒生前海沪港深新兴产业基金。得益于香港股市今年的强劲表现,自成立以来,其净值已上涨7.44%。
管理费使收支相抵
根据基金公司2017年半年度报告,4000多只公募基金在半年内为投资者带来了近1000亿元的总利润,基金公司在半年内收取了264.1亿元的管理费。然而,这些小型基金公司的管理费非常低。
华辰期货基金和AVIC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不足100万元,其中AVIC基金61.01万元,华辰期货基金上半年仅收取管理费6.91万元。如果我们看看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管理费,华辰未来基金是历史上最难生存的基金公司。
利润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新成立的恒生前海基金亏损190.26万元,AVIC基金盈利294.29万元。而且,华辰未来的利润只有2585.59元。
从基金公司的收入来看,2017年中期报告显示,华辰未来基金的总收入仅为30.64万元,总支出为14.34万元,净收入为16.3万元。
虽然基金收入为正数,但根据基金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华辰未来基金目前有34名员工。半年只收一个基金的营业收入,管理费69100元,收入163000元,利润2500多元。如何养活基金经理和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
“一般来说,基金公司依赖大股东帮助他们维持收支平衡是正常的。然而,如果它们一直需要大股东输血,就很难维持下去。将来,要么基金公司改变管理,要么股东自愿放弃。”一位基金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
在公司官方网站上宣布,坚持“以标准化创造价值,以创新促增长”的经营理念,贯彻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注重市场细分的经营战略,从公司品牌、运营机制、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等方面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者。
无论从规模还是业绩来看,华辰未来基金的发展道路显然没有达到公司的期望。
才能变成缺点。"营运基金公司成败与否,人才是关键."该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
“基金公司的规模一直做不到这一点,主要与人才有关。许多基金公司没有发行产品的能力,所以监管机构不会批准已申报的产品,所以无论是过去一两年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对于准备成立的基金公司来说,提前配置人才至关重要。”
对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1月10日宣布,将放宽对外资比例的限制,包括基金公司对内资机构的投资。业内人士称,“对于外资来说,公开发行已经进入2.0时代,这与2002年首次允许外资进入完全不同。未来的人才竞争可能是外资布局国内基金市场的重要途径。”
除了人才,基金市场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24日,共有49家公开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目前,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蔡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收到第二次反馈。
随着如此多的新上市公司的成立,可以想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会出现竞争。
2016年,第一只“民营上市”公募基金——鹏阳基金的成立,吸引了众多大规模的私募。
“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与私募主要依赖产品业绩的盈利模式相比,公开发行管理费的收入非常有吸引力。因此,公司在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方面一直按照公开发行机构的标准进行准备。今后,只要我们获得公开发行许可证,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开展业务。”此前,一家打算申请公开募股许可的私募机构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
“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很低,但管理的资产规模可能很高。管理费收入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导致各种资本渴望进入公共基金市场。”该基金分析师表示。
产品同质化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上述基金分析师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差异化发展路径的寻求,未来是新上市基金公司发展的关键问题。”记者发现,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确实在寻找新的方向。
例如,惠安基金在2016年成立后,抓住今年第一年公开发行fof的机会,申请发行第一只货币fof基金,成为行业内的一大创新。尽管尚未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但它确实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标题:仅几千元利润 规模10亿以下公募靠什么生存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94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基金调研最爱电子和工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