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12 21:33:42阅读:

本篇文章2717字,读完约7分钟

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颁布的第一部文化法,也是继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公共文化领域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就公共图书馆法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以法治促实现和保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问:请告诉我们《公共图书馆法》颁布的意义。

答:首先,有利于完善文化法制。《公共图书馆法》以宪法为基础,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确定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方向,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的制度体系,丰富和完善了文化法制的内容,弥补了我国文化立法的不足,为促进图书馆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二是有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体系已基本建成,县级以上政府共建公共图书馆3153座,藏书9亿多册。年发行量从2012年的4亿多份增加到2016年的近7亿份,建设规模和服务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为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法》将中央政府的良好政策、公共图书馆长期形成的良好制度、地方政府探索的良好经验和做法等提升为国家法律,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并对设施建设、运营模式、服务提供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必将引导和促进公共图书馆科学、规范、健康的发展。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第三,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虽然公共图书馆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那里仍然有空白点,全国12%的县(区)没有公共图书馆,人民阅读图书困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服务效率不高,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满意。这部法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促进公共图书馆实现和保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人民的文化获取意识。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为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问:十多年来,《公共图书馆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公共图书馆法》是国家层面公共文化领域的第一部特别法。它的颁布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法治、加快文化立法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文化治理能力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基本举措。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首先,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公共图书馆法》第1条和第3条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在传承人类文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立法始终坚持的第一项基本原则。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二是建立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相关管理制度。《公共图书馆法》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现有管理体制在设立、运行和服务等章节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规定了适应公共图书馆发展规律、符合公共图书馆特点的管理体制,如分级设立、文献信息收集、文献信息处理、出版物提交、免费开放、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馆际交流、人才和经费保障等。,可以规范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运作。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再次,强调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对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公共图书馆法》着眼于开放“最后一英里”,提出完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开展数字化服务,特别是重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让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和发展成果;建议加强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县级图书馆体系建设,将优质的县级资源输送到基层农村;建议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供求反馈体系和公众参与评价体系,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第四,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从主体设置、权利享有、政策支持、参与方式等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进行了规定。强调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不仅包括政府的建立,还包括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行建立公共图书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只要依法登记注册并符合公共图书馆运行条件,就可以享有与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同等的权利。政府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社会力量给予政策支持。这些规定满足了中央政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凸显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成为这部法律的亮点。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

问:《公共图书馆法》对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有哪些规定?

答: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是衡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人们的切身感受。《公共图书馆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提高公共图书馆效率方面着重于以下规定: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建议完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鉴于公共图书馆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基层设施薄弱,《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建立了便捷实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首先,《公共图书馆法》强化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要求公共图书馆利用现有设施免费开放。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完善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加强数字化建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广泛开展移动服务和自助服务,方便群众便捷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等领域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第三,促进、引导和服务全民阅读是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依法推荐优秀出版物,开展阅读指导、图书交流共享等活动,培养公众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法》规定,有必要向公众公布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以便公众及时了解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注意倾听群众声音,定期公布服务发展情况,听取读者意见,建立投诉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吸收群众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下一步,文化部将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着力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丰富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利用,完善和制定与法律相衔接、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真正把法律落到实处。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6日09版)

标题: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54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