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如何振兴(聚焦十九大报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
本篇文章2577字,读完约6分钟
如何在新时期振兴农村(聚焦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如何解读农村振兴战略的新提法?“将第二轮土地契约再延长30年”的意义何在?如何唤醒农村地区的沉睡资产?本报采访了相关人士。
如何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
实现“三无、两零一全”目标,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和空布局
农业和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优先发展越来越迫切。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鸿远说,要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资源消耗的农业粗放经营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000061,诊断库存)和生态产品的供应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展优先,农业绿色发展是基石。要加大努力,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耕地数量没有减少,耕地质量没有降低,地下水没有被过度开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为零,秸秆、牲畜粪便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长期目标。
发展优先,统筹是保证。要实现农业主体功能和空.的科学合理布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要解决资源错配与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实行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利用控制、农业绿色循环与低碳生产、农业绿色发展机制等制度。
优先发展需要多种措施和协调推进。宋鸿远说,在资源保护和养护方面,应建立休耕轮作制度,节约高效农业用水,完善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在产地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要密切关注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工业城镇向农业转移污染的防控机制,完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体系,建立废塑料薄膜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在农业生态系统修复方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加强水生生态保护和恢复、林业和湿地保护。
如何完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
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后,将再延长30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三权分立”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并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后再延续30年。
中共中央党校“三农”专家曾叶松指出,这不仅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了更加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通过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更加充分和完善,从而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制度基础。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中央确立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割改革的制度基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施,使农民的承包土地所有权更加明晰,使农民在流转承包土地时更加务实,利益预期更加清晰,农民能够安全稳定地流转。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石。农业部经济管理司司长张洪宇表示,通过巩固和完善农村基础管理体制,可以不断推进农业管理体制创新,不断扩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加快实现农业管理方式的“两个转变”,即家庭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资料的方向变化,加大对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管理正在向发展农民联合合作方向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管理服务体系。
曾叶松认为,当前要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增强集体组织的服务功能,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密切的利益联动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将小农经营纳入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轨道。
如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所有权清晰、权力完整、流通顺畅、保护严格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的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巨大。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含西藏)账面资产总额为2.86万亿元,平均每村493.6万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情况十分复杂。改革要抓原则,稳中求进。目前,我国已有100个县率先尝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所有权清晰、权力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必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目前,中国约有40%的村庄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有60%的村庄有代表他们的村委会。根据宋鸿远的分析,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方向。新的集体经济不是传统的“一大两大公司”的集体经济,而是集体成员界限明确、集体产权关系明确的股份合作经济。
这就需要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新机制。宋鸿远说,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在于坚持市场导向,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盘活集体资产,创新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和保护机制。要充分激发农业生产要素的活力。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可以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9.5%,家庭经营性收入占35.9%,转移性收入占11.0%,财产性收入占3.6%。
要形成有效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郑风田表示,要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入分配权和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形成有效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已经明确。有必要给予农民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取代他们,并按照农民的意愿去做。整个改革应该体现农民的参与和利益。
张洪宇强调,对于土地等资源性资产,要按照中央政府的现有安排,继续做好土地权属登记发证工作,完善“三权分立”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同时,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办公楼、卫生院、小学等。,主要是探索建立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和保障机制,为集体成员提供公益性服务,不宜搞股份转换。经营性资产是本轮改革的重点。应努力促进家庭拥有资产,并发展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标题:新时代乡村如何振兴(聚焦十九大报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47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