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促钢铁行业景气度有所回暖
本篇文章1065字,读完约3分钟
钢铁工业已经变亏为盈。重点统计显示,钢铁企业销售收入2.8万亿元,同比下降1.8%,累计实现利润303.78亿元,同比亏损779.38亿元,实现利润增长1000多亿元。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5月底,国家已削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5000万吨任务的84.8%;到6月底,“带钢”已按计划清理完毕,监管工作即将展开。总体而言,供应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信用评级数据来看,联合信贷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钢铁行业供应方结构改革的窗口。其研究报告还指出,由于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实施,钢铁价格大幅反弹,行业整体繁荣有所回升。大多数钢铁债券发行者在2016年将亏损转化为利润,他们的信用质量也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由于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实施,钢铁行业的繁荣已经回暖。自2016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钢债发行方的财务状况较2015年有了很大改善。2016年,40家钢债发行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0%,营业利润率同比增长7.6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54.24亿元,较2015年有明显改善;在利润方面,在上述40家样本企业中,32家实现了利润总额,38家企业显示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2016年,40家样本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同比增长41.53%,经营现金能力大幅提升。
从债务负担来看,上述40家样本企业的总债务规模同比略有增加,但由于利润的提高,利润增加了所有者权益,企业债务负担下降。
从债券发行的角度来看,2016年钢铁行业共有22家发行机构,它们都是存续主体。自2017年以来,钢铁行业已有12家债券发行商,钢铁行业债券发行商数量有所下降,这是由于债券市场融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市场对债券发行商信用质量的需求有所提高,钢铁企业债券融资环境趋紧。
关于债转股,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但是,从目前的实际实施效果来看,大部分债转股都是“清股实债”,并没有真正达到转股和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的目的,后期的配套政策和退出机制仍需完善。
总体而言,供应方结构改革实施成效显著,钢铁行业景气回升,钢价止跌回升,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然而,钢铁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和高杠杆水平依然严峻,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仍有待解决。仍需加大努力,通过政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降低钢铁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应尽快完善债转股的相关配套政策和退出机制,真正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鼓励行业内优胜劣汰和并购,改善钢铁行业整体经营环境。
标题:供给侧改革促钢铁行业景气度有所回暖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41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山东青岛:校车应急演练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