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检验检疫局助力推百亿粮油加工基地发展获点赞
本篇文章1308字,读完约3分钟
防城港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口大豆进行取样。中国经济网记者严明喜/照片
中国经济网广西防城港8月4日电(记者童明彪)8月3日,一艘载有6万吨巴西进口大豆的货船停靠在防城港的卸货码头,检验检疫人员在船舱、货舱和甲板上忙碌。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目前,防城港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之一。2016年,防城港市粮油食品工业产值超过320亿元。这背后,是检验检疫部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帮助相关企业发展的努力。
"检验检疫部门有高度的服务意识."这是嘉里粮油(防城港)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里粮油)物流总监刘向军近年来的亲身经历。作为一家原材料全部进口的粮油加工企业,嘉里粮油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检验检疫部门的精心指导。一方面,便捷通关措施的实施和检验检疫效率的提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防城港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率先在全地区推出电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系统,实现了与国家检验检疫通关的一体化,实现了电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全覆盖;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推动防城港“单一窗口”率先在广西运行;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网上申报系统正式开通,全国无纸化申报系统正式启动,无纸化检验覆盖率100%,无纸化签证率100%。
此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大型货船只能在涨潮时进入香港卸货。检验检疫通过实施新的预约机制,实现了24小时预约服务,充分保证了货物的顺利通关,节省了企业在港停留等时间和费用。
另一方面,为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和其他服务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防城港出口的豆油多年来基本面向中国香港地区,但需求较大的东盟国家并没有从中国进口。防城港检验检疫局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豆油出口到东盟时,与南美豆油相比缺乏价格优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签发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以下简称原产地证书)可以为他们赢得最大的优惠待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防城港检验检疫局逐步反映了这一情况。2015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成立专家组赴防城港调查这一问题,形成了单一原料生产的多种产品原产地增值率的计算方法。经认定,出口大豆油符合签发e型原产地证书的条件。2015年3月,防城港检验检疫局为怡海嘉里旗下的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签发了第一份中国豆油出口电子原产地证书,1997.6吨豆油成功出口到越南,享受免税优惠待遇。
刘向军表示,签发表格e原产地证书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出口豆油的利润,也有助于企业“走出去”。“有了这个证书,我们就能及时抓住贸易机会。同时,企业已经形成了国内外“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防城港检验检疫局积极介入配合香港完善粮食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并利用技术信息引导和帮助企业,促进了防城港粮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防城港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之一。辖区内10多家大型粮油加工仓储企业每年进口大豆、油菜籽等粮食产品500多万吨,临海粮油加工基地已形成规模。2016年,防城港粮油食品工业产值超过320亿元,成为防城港乃至广西的支柱产业,辐射四川、云南、湖南等省的相关产业。
标题:防城港检验检疫局助力推百亿粮油加工基地发展获点赞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48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