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会晤打造金砖国家命运共同体
本篇文章2729字,读完约7分钟
开启金砖四国新未来智慧理论(8)
我们的记者张一鸣
金砖国家合作始于2006年,在过去十年中,已发展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发生建设性变化的全新力量,初步形成了双赢的伙伴关系。未来十年,金砖国家在建设命运共同体方面将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王乐妍。
王乐妍认为,金砖国家从2015年开始倡导战略伙伴关系和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是建立在第一个十年务实成果的基础上,为今后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由于金砖国家内部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金砖国家在建立双赢伙伴关系方面也面临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这是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时期
《中国经济时报》:经过十年的发展,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王乐妍:金砖国家已经开始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和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正在深化,正处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时期。
首先,金砖国家确立了开放共赢的合作精神和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为金砖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共同的价值基础。第二,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为建设双赢的合作共同体奠定了基础。第三,金砖国家在多边合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随着2015年新开发银行的正式运作,金砖国家多边层面的有形事物已经形成。近两年来,已有三批11个项目到位,投资规模约30亿美元,为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新开发银行的成立也给当前全球发展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带来了压力。
总之,以新开发银行和紧急储备安排为代表的金砖国家形成的多边合作机制,有效补充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形成了独立于成员国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金砖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是什么?
王乐妍:金砖国家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改革。
本质上,金砖国家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仍是边缘国家,没有哪个成员国能够独自改变当前的体系。在危机阶段,只有当各国团结一致进行热身时,他们才能渡过难关;在快速发展阶段,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推进体制改革。金砖国家肩负着在全球政治安全体系、国际金融体系、经济体系和发展体系等重大领域代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使命。只有推进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才能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参与全球治理及其改革是金砖国家构建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此外,金砖国家还通过金砖五国+模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金砖国家的数量有限。作为一种日益推动制度建设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展示规模经济是一项紧迫的挑战。通过扩大金砖国家全球伙伴关系网络,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共同命运得到巩固,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反映自身需求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可以成为最有效的南南合作新平台。
金砖国家合作还需要注意五个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随着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迈向新的十年,越来越多的问题正在逐渐显现。主要有哪些方面?
王乐妍: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正面临成长的阵痛,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首先,战略互信需要提高。金砖国家都是大国,在各自地区和国际上都有影响力,利益多元化。同时,多元化是金砖五国的重要背景之一,也给五国达成共识带来了一些挑战。此外,由于这五个国家在地理上相距甚远,历史上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共同的身份。
第二,近年来,一些成员国出现了巨大的政治经济波动和挑战。金砖国家仍是发展中经济体,深受当前复杂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金砖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
第三,外部负溢出效应。金砖国家深深融入了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近年来,虽然世界经济有所复苏,但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趋势相对激烈。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给金砖国家脆弱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负面外部影响。发达国家还诽谤和质疑金砖国家的合作,挑起分歧,影响金砖国家合作的进程。
第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面临加强协调的重要任务。金砖国家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合作框架,但也面临着没有常设秘书处运行效率低下、轮值主席国政策重点变化等问题。深化和巩固合作面临挑战。此外,一些成员国建立了自己的合作机制。如何协调金砖国家与这些合作机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大挑战。
专注于应对许多方面的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金砖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王乐妍:以厦门会议通过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为契机,金砖国家为未来合作与发展勾画了蓝图,创造了互利共赢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应该从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厦门会议建立了金砖国家三轮政治安全、务实经贸、人文交流的合作框架。在政治安全领域取得新突破,履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职能,发挥外长会议在外交政策规划协调、网络治理、反恐和打击有组织犯罪等领域的政策协调和沟通作用,推动重大外交战略协调。金砖国家合作应促进人文交流,巩固民意基础。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金砖国家的合作应更加贴近民生,动员更多力量参与金砖国家的合作。金砖五国全运会、文化节、电影节等机制有待完善,金砖五国国家图书馆联盟、博物馆联盟和剧院联盟应造福民生,赢得更广泛的公众支持。
第二,使金砖国家的合作更加系统化、坚实化。经济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基础。通过实施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战略,特别是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合作、经济技术合作和电子商务合作,金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将有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增强它们的实力。金砖国家应通过团结合作,进一步推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平衡的方向发展,捍卫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建设开放的世界经济,捍卫以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地位。
第三,我们应该通过金砖五国+模式扩大金砖五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短期内,当金砖国家无法启动第二轮扩张时,更多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金砖五国加等多种形式参与金砖五国合作。,巩固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问题上全方位协调机制的地位,在全球治理中代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博弈,要求发达国家履行财政和技术承诺,推动构建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第四,中国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和发挥。中国是金砖五国中最大的经济体,占五国总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二,长期以来在金砖五国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未来,中国将以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坚持平等宽容的原则,赢得金砖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尽管中国并不追求金砖国家中的主导力量,但中国发挥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厦门会议作为一个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责任和宽容。中国自身的发展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友谊将是金砖国家未来增强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标题:厦门会晤打造金砖国家命运共同体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17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