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州:做强做优“四块长板”
本篇文章1031字,读完约3分钟
贵州省黔东南州像一颗绿宝石,有茂密的森林和美丽的绿色植物。大小河流2900多条,水质达到一级和二级标准的95%以上。“森林之国”、“天然氧吧”和“文化千岛”的称号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黔东南。
按照贵州省委的要求,“保持山青、天青、水清、地清四大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人的财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的新路”,黔东南州牢牢把握生态与发展的两条底线,即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成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文化的“四大板块”。
生态经济不断发展。黔东南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健康养老基地;启动西江苗寨升级为贵州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5a级龙头景区;全面推进镇远古城和司夏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目前,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82%,泉州市16个县市空气质量良好的空天数比例达到99.7%。
在建设国内外著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下,黔东南州旅游业蓬勃发展。泉州已被列为中国30个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之一,镇远、西江、肇兴等一批优秀景区相继建成升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黔东南州坚决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以凯里市为例,凯里电厂、凯里阳光铝业、凯里于谦电解锰厂、贵州明信冶金有限公司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相继关闭。
生态经济是黔东南州的目标和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设备、民族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和特色园区,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特色产业为重点,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如中科瀚天夏。
黔东南州大力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发展具有现代山地特色的高效农业。从2015年开始,分别实施100万亩商品蔬菜、精品水果、中草药、木本油料作物、稻(荷)鱼生态养殖、规模化特色养殖等6个“100万”项目,全面开发绿色农产品(000061,诊断单元)。
同时,黔东南加强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496个,家庭农场815个,大型专业农户1655个。
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黔东南州把建设“生态镇”和“绿色家园”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突出建设珠江防护林体系工程,有效保护林地2317.34万亩,创建生态公益林281.3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97%。(经济日报记者王新伟通讯员汪道东)
标题:贵州黔东南州:做强做优“四块长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70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探路者驰援九寨沟地震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