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09 04:12:02阅读:

本篇文章1799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日电近日,为进一步落实“大众创业创新”战略部署,围绕文化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藏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等文化产业重点工作,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7月13日至20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和贵州省文化厅联合举办了由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集团主办的第六届文化产业“双创”人才培训班(藏彝文化产业走廊专题),来自全国文化产业的45名“双创”人才与贵州省各县市的46名优秀设计师和文化创意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课程是“战斗”,学生们有“收获感”

国家行政学院的齐淑玉教授应邀解释了当前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国内著名的学术专家邱凤顺、、唐也分别在设计、管理、营销等领域进行了专业讲座。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张晓松教授和王明贵教授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贵州千岛文化的地方性常识”和“彝族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为题,详细介绍了贵州的文化多样性、藏、羌、彝文化,特别是彝族文化的特点。专家学者的教学案例丰富且“争鸣”,在学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双创人才库成员杨硕表示:“本次培训课程的设计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贵州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亲身体验为我的设计和运营打开了一扇窗。”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培训地点

这也是贵州省中央文化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一次全国藏羌彝培训班。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中心,这里有17个少数民族。几千年来,许多民族在这里迁徙和工作,所有民族和睦相处,具有突出的文化多样性。毕节市作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区域,彝族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既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又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现场收集激发创意灵感

培训课程的现场教学环节令人印象深刻。结合前期的教学内容,专门安排学生参加在毕节市大方县、藏羌彝文化走廊核心区举行的彝族特色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学生通过田野采集,体验了彝族祭祀、服饰、饮食等民族传统,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激发了创新思维。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火把节

注重交流讨论,加快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专门设计了一种“工作坊”教学模式。针对“藏羌彝专题”和“非遗传性传承”的特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应邀作为导师,依托多彩的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为期三天的实训练习。在五彩缤纷的贵州文化创意园,91名学生围绕非遗传性传承、藏族羌族和彝族文化资源,分成六组进行讨论和创作。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工作坊”辅导

双创人才库成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设计总监李明明认为:“‘工作坊’讨论模式主题明确,从创意、制作、运营、版权、渠道拓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模拟操作。,不同领域的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共同战斗,从设计原型到增加对产品的信心,这是一种充满积极能量的专业实践。”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卢博和尤雅”项目

据悉,该培训课程旨在促进文化创意设计向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培训期间,邀请文化企业经营者参与学生设计的全过程,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目前,培训课程的首个成果转化项目“鲁博与尤雅”已经成功签约。湖北美术学院工作室主任、该项目的设计总监叶有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创作的时候,也想象如果我是买家,我会买吗?首先,我们将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消费环境中去,去思考观众的情绪和消费需求。当彝族节日文化符号进入当前科学时尚的生活领域,融入网络时代的“互动体验”的感觉中,传统节日符号才能“活”起来,在生活中频繁使用,真正传承下来。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作为该项目的签约方,贵州山沟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娄晓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贵州本土企业,设计对我们是一个严重的伤害,这次我们购买了所有设计的所有版权。接下来,我们希望制造一些最能代表贵州少数民族的产品。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另一组作品:《猛鱼的诞生》将民族特色与时代元素有机融合,创造了一个民族时尚ip

贵州省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毛涛表示,贵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双创新”支持计划将文化创意和创新人才带到贵州,必将为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活力。同样,毕节也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核心区域。毕节市文化改革办公室主任王表示,培训班的优秀创意作品将毕节地区的彝族文化推向全国,为该市文化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自2014年启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支持计划以来,三年来,全国已有1431名年轻设计师入选文化部创意人才库,为挖掘和支持年轻创意设计人才提供了新的渠道。如今,“双创人才支持计划”已成为文化部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渠道和阵地。

标题:第六期文化产业“双创”培训:“设计师+”企业 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30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