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7-25 06:22:02阅读:

本篇文章2941字,读完约7分钟

“人类受普通法的约束...此外,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是一个社区。”早在1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帝国哲学家马克·奥雷柳就有了“人类共同体”的见解。随着全球化,地球越来越小,人类社会越来越近。在开放时代,以外籍工人的身份出国工作变得越来越普遍。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山东有一个非常优雅的村庄,叫做后滁庄村,最近非常有名。该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小李镇,有800多名村民,但有100多人在澳大利亚工作,其中许多人都获得了绿卡——永久居留证。他们都是机械师,具有优秀的焊接技能,在传承和帮助他人之后,他们出国工作。这就像广西上林的许多人去非洲的加纳淘金一样。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城市快报记者深入这个“移民村”去探索村民的生活状况。事实上,“出国工作”和“去城市工作”没有太大区别。年轻而强壮的劳动者外出工作后,村里留下了相对较多的老人和孩子。如何组织社会关怀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乘飞机从澳大利亚回来需要十多个小时——这与在东部工作的家庭佣工乘火车返回他们在西部的家乡的时间相似,但他们只是来来去去申请签证,而且旅费要高得多。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人们去高处。集体出国工作肯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在当地,不仅是后楚庄村,邻近的四街村、金村和长庄村都是移民村。在小李镇,1000多人在澳大利亚获得了工作签证,涵盖了电焊、水电安装等许多工作,其中近一半人申请了绿卡。它们都属于力学,但大多数都是难学的。如果你在中国工作,这样的技工一般不会失业,但毕竟,当他去澳大利亚“国外工作”和“在国外工作”时,他的收入要高得多。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这是一个“机械全球化”的时代。不仅国内技术人员短缺,制造业发达的外国也对技术人员有很大需求,这往往导致人才短缺。

有些工作不需要在普通学校学习。过去,有更多的厨师和缝纫工人出国谋生。这些是艰苦的工作,不想做的外国人将不可避免地缺少人手。像服装工业相对发达的意大利一样,对缝纫工人的需求也很大。许多中国人在意大利做缝纫工人。如果你是一名缝纫工人,很少有可能会失去工作。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山东省小李镇后滁庄村是在全球化新时代形成的“新侨乡”。与传统的“老华侨之乡”相比,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简陋是正常的。这位老侨乡在各个领域都干得很好。例如,浙江著名的侨乡青田,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3万名华侨,占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二以上。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是规范,他们的家乡也被称为“联合国”。该县的私人外汇储蓄高达3亿多美元。青田人已经在国外生活了300多年。除了传统的餐饮业和制造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商业和贸易。海外华人新家乡的成熟需要时间。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新时代,新侨乡,新梦想。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融入人类社会,热情拥抱全球化,而不是“冷冷地看向世界”——这样的想法,我们应该向后滁庄村的农民焊工学习,他们说,他们的手所激发的焊接火花不能照亮发达国家!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成千上万的人从山东的一个小镇来到澳大利亚当技术员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小李镇后滁庄村100多人获得了澳大利亚绿卡,焊接技术非常出色,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记者朱丹阳照片

记者刘摄影记者朱丹阳来自济南

近日,后滁庄村因媒体报道而打破了几千年来的默默无闻,被作为“移民村”拉向公众。

该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小李镇,有800多名村民,但有100多人获得了澳大利亚绿卡(永久居留许可),具有优秀的焊接技能。移民后,他们被描述为“每月收入2万至3万元,住在数百平方米的花园洋房里”。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事实上,在当地,移民村不仅仅是后滁庄村,还有邻近的四街村、金村和长庄村。小李镇有1000多人获得了澳大利亚的工作签证,包括电焊、水电安装等许多工作,其中近一半人申请了绿卡。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当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农民被电焊附着时,他们会有什么微妙的反应?

澳大利亚的儿童问候:不要胡说八道

8月6日下午4点后,太阳开始变软,中午不再炎热。像往常一样,在后楚庄村,60岁和70岁的人搬马扎尔,40多岁和50多岁的女人搬小木长凳,他们聚在一起。东方父母和西方家庭开始鼓掌。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在年轻人“逃离”后,后楚村和今天中国的许多村庄一样,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大约两个小时后,晚饭后,四姐旁边的村子也像后楚庄一样进入了夜聊时间。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因为国外的移民,我们的‘日本’村在过去两天里一直着火,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件事!”昏暗的路灯下,我不知道谁在喊,大家都笑了。

后楚庄的人们自称是“日本”村,这原本是一个早已被遗忘的“绰号”。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兵的有效防御,后滁庄村成了铁板一块,日本兵只能“望村而叹”。此外,后滁庄村四面环山,风水极好,故自称“日本乡村”。现在,因为后滁庄村有最多的人获得了“澳大利亚绿卡”,这个绰号又被称为:“风水宝地,包道日本乡村——后滁庄。”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嘿,别提了,他们(媒体)太夸张了,好像他们可以坐在国外干焊接赚钱。”程之东(化名),66岁,去过澳大利亚两次。

住在王金明家附近的一位叔叔(之前多次被媒体提及,他的儿子是通过电焊技术移民到澳洲的)说老王的儿子已经打过电话了,所以不要再让老王“胡说八道”了。他们在网上看了报告后非常恼火。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四街村的几个“典型”家庭根本不开门给陌生人。只要目的是采访记者,他们就会直接出去。四街村和后滁庄村的干部也藏了起来,以免带着记者去找“典型”和惹恼群众。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我偷偷告诉你几个好人家。你自己去找他们,省得村干部发牢骚。”后滁庄村一位村干部的妻子说。

王菲(化名)和他的妻子刚刚从澳大利亚回家探亲度假,他们一直认为上一篇报道是某个人发的,但他们不知道这是一篇普通的媒体报道。“虽然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但绝对不如网上说的那样好。这没有错。”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几乎没有人通过技术获得绿卡

虽然王菲觉得国内媒体有些夸大其词,但当他回忆起自己在澳大利亚的经历时,还是有点激动。

初中毕业后,王飞去深圳造船厂当苦力,就像后滁庄村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由于他年纪小,服务时间短,他只能从事又脏又累的工作。如果他想学习一些技能,他必须看着队长的脸,有时他必须送一包香烟来建立联系。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2006年前后,一家国内中介公司与澳大利亚人合作,在济南锅炉厂建立了一所焊接培训学校,专门向澳大利亚输送焊工。“说它是一所培训学校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办理手续。我通过了技术考试,完全依靠我在造船厂打下的基础。”王飞说道。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那一年,全国有400多人报名,有21人被小李镇录取,其中包括王菲和程志东的三个儿子。说起六七年前的考试,程之东充满了自豪。

当我通过考试去澳大利亚时,我只申请了457工作签证。“我不必通过英语水平。只要我有优秀的技能,我就会被我的老板选中,然后被带过来。”后来,由于他的良好表现,他在老板的保证下申请绿卡时只要求雅思4.5分(接近大学英语四级)。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王飞记得在考试前,他已经死记硬背了英语单词和短句。他在听和说方面没有问题,但是他的阅读和写作很差,这与中国盛行的“哑巴英语”正好相反。最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4.5分。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然而,澳大利亚移民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它付给政府2000澳元,并在周六和周日去当地的英语培训机构参加英语课程。“仍有一些人只是付钱而不去读,当地人也不在乎。”王飞说道。

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到目前为止,王菲的英语水平只是与当地人日常交流的问题。如果你去看医生并说一些专业的话,你就不能。然而,澳大利亚政府在各公立医院提供了各种语言的专业翻译。

标题:数百名来自山东的焊工移民到澳大利亚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798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