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成山第一个低碳试点城市的雾天有望改善
本篇文章3373字,读完约8分钟
《青岛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近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青岛成为山东省首个低碳试点城市。根据该计划,到2015年,青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10年减少18%。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讲师、青岛低碳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组专家组副组长王珂博士表示,减少高耗能行业、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发展和完善公共交通等措施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率,同时让市民呼吸新鲜空气,让城市树木更绿更蓝。
只有有资本和信心的地方才敢报道
经过九个月的努力,青岛市政府上报的《青岛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青岛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低碳试点城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大部分低碳试点项目都是由省市自行申报的。"一般来说,有资本和信心的地方会敢于报告."
青岛的资本和信心首先来自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从2011年初到2012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和青岛市政府联合发起了青岛低碳发展战略规划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包括青岛低碳发展战略和规划,为青岛市发改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提升青岛在国内外低碳发展领域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讲师王珂博士参与了整个项目的策划,他告诉记者,这次青岛汇报的实施方案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于此次低碳项目研究的内容。
“青岛没有入选,试点也不完整”
除了自身积极做的大量基础工作外,地理优势和城市特色也是青岛入选的重要原因。
“国家发改委选择的第二批29个低碳试点城市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区域代表性,另一个是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王珂向记者解释说,在这一地区,山东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的重要省份,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省份,因此有必要选择山东的一个城市,而青岛作为东部沿海的港口和工业城市,可以代表大量的城市。
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就确定了第一批低碳省市试点。林告诉记者,第二批选定的地区与第一批特点相似,或者行业相对不发达,而且碳排放量本身也很少;要么是经济发达,有资金建设低碳城市。以第一批入选的厦门为例,他告诉记者:“厦门本身几乎没有高污染产业,如果不入选,它将是一个非常低碳的城市。”
在王珂看来,在这次选定的29个城市中,如北京和上海,试点的意义并不大。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工业相对较少,它们已经把重点放在第三产业服务业上,不会涉及太多的经济结构调整。”王珂告诉记者,“我们私下里说,如果青岛不被选中,那么这个试点将是不完整的。”
■经济结构的研究和调整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第三产业的比重应超过60%
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一个城市必须首先找到自己的“财政资源”,即一个城市在哪些领域有潜力减少碳排放。根据调查,青岛最大的碳排放来自工业。如果我们要减少排放,就必须降低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将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
工业是最大的碳排放源
2012年3月完成的低碳研究项目发现了青岛的碳排放清单。
“根据这份研究报告,青岛的经济产出主要来自工业,这与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不同。根据国际经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王珂告诉记者。
根据2009年的一组数据,工业是这个岛国城市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建筑和交通分别是第二和第四大排放部门。在工业方面,钢铁工业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约占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在交通运输方面,营运运输是主要的排放源,水运约占交通运输部门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
“在交通领域,随着青岛港的进一步发展和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这些非运营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迅速增加。2009年,非运营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增加了70%,这个数字在未来可能会增长得更快。”王珂分析了。
此外,这座岛国城市新酒店、购物广场、办公楼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快速增长,使得该建筑成为增长最快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
“这栋建筑需要供暖、调光和照明。酒店、购物广场和电影院等公共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普通建筑大。”王珂总结道,“城市越发达,总建筑面积越多,总建筑面积中的公共建筑面积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多。”
支持服务和高端制造
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青岛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10年下降18%,力争到202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然后逐年下降。
王珂认为,青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下大力气。
“例如,为了创造同样的价值,服务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行业,而在该行业内部,高速机车、造船和其他先进制造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纯钢铁企业。”王珂建议青岛在规划时调整结构,发展更多的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研究表明,青岛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起着关键作用,其对实现2015年和2020年目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和4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青岛应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把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王珂说。
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提到,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青岛将大幅提高供气能力和适用范围,因地制宜开发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我们应该开发一些零排放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我们在规划书中也提到了这些,但是从青岛的实际情况来看,青岛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这些能源。”王珂认为,青岛应该开发更多的天然气能源,用天然气代替煤,因为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煤的三分之一。
根据青岛市实施计划,到2015年,青岛市天然气供应量将达到24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4倍,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将达到8%以上。鼓励乘坐地铁和公交车
在一些市民看来,从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的角度来看,低碳城市会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吗?
在王珂看来,低碳城市不会降低普通市民的生活水平,但可以为市民提供更清新的空气和更便捷的生活。
"例如,使用天然气能源后,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改善."王珂告诉记者。
此外,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也是公民参与减排的方式之一。
根据一项数据,汽车的碳排放量为220公斤/1000公里,火车为50公斤/1000公里,公共汽车为60公斤/1000公里,比私家车低得多。
“说服市民少开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方法是提供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王珂说,“青岛很快就要过地铁了。如果地铁出口和公交车站之间没有换乘,再加上一些价格杠杆措施,比如提高城市停车费,私家车的数量可以减少。”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小环节都有可能减少排放。例如,根据统一的计算工具,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可以减少0.01公斤的碳排放,少抽一包烟可以减少0.02公斤的碳排放,少用一公斤洗衣粉可以减少0.72公斤的碳排放,节约一度电可以减少1.002公斤的碳排放。
“市民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开始,比如使用节能灯和关闭家用电器来代替等待。”王珂说。
减少煤炭是减少排放的最快方法
与第一批相比,第二批区域方案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部分城市都提出了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的时间,即温室气体排放将在峰值年之后逐年减少。例如,温州、青岛等城市已经初步确定了高峰期,分别为2019年和2020年。
在林看来,峰值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峰值一般是估计出来的,”他说,最大的意义可能是为第二批试点城市形成一个反向机制,从而促使它们更好地减少碳排放。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完整的低碳城市评价标准和体系。”林·对记者说:“例如,一个城市达到的标准甚至是一个低碳城市。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标准。”
林认为把他选作低碳试点地区,国家可能会给一些特殊的政策和考核标准。"但目前,还没有有针对性的政策."林表示,目前大部分试点项目都是地方政府自愿的,这可能会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事实上,地方政府每年都有节能减排指标,这已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节能减排。”
林认为,目前,建设低碳城市的最大困难在于能源消耗的惯性,这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在这些富裕的地方进行试点项目。这些地方是必要的,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加入飞行员可能是个好时机。”在他看来,减少煤的消耗是最有效的。“煤炭是所有能源消耗中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如果你慢慢用清洁能源取代它,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将非常明显。”
标题:青岛成山第一个低碳试点城市的雾天有望改善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746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济南至郑州有望建成高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