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家绿色企业已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失信信息可以在网上找到
本篇文章1384字,读完约3分钟
输入两个单词来检查“老赖”
几天前,最高人民法院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称自10月24日起,公布和查询因不诚实被法院处决人员名单的国家平台正式向公众开放。只需登录最高人民法院(www.court.gov)网站,点击页面右侧的“公布和查询全国法院因不诚实行为被执行死刑的人员名单”栏目即可进入查询页面。
27日,记者点击进入查询系统,发现“不可信执行者名单”在查询页面上滚动。网页底部有三栏,其中第一栏“被执行人姓名”为必填项,但只能填写姓名的前两个汉字,另外两栏“身份证号/组织机构代码”和“省份”为可选项。记者试图在“不可信执行人名单”中输入一个简称“李渔”,系统立即显示包括“李渔”在内的26名执行人的姓名(只要姓名的前两个字包含“李渔”,就会显示出来)。同时,在姓名后面,还写有立案时间和案件编号。点击最后一个“查询”,你还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性别、年龄、案件相关的细节等信息。
超过50台被列入黑名单
据了解,本月《关于公布失信行为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实施后,各级人民法院决定将失信行为人列入失信行为人名单。据记者查询,截至27日,已有24356名自然人和5469家企业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不可信执行人名单数据库。
27日,记者在查询平台上输入“青岛”一词后,显示有50多家以“青岛”开头的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包括青岛金狮白一酒店有限公司、青岛航空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青岛城阳区交通运输有限公司等。其中,青岛宝科碧辉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欠申请人项目资金和项目成本评估费共计933万元,在所有不可信企业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青岛李青啤酒有限公司欠申请人859万元。青岛太古城百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因拖欠申请人租金、物业费和保证金共计5.2万元而被列入黑名单。
此外,根据系统平台,根据记者的粗略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市基层法院已经举报了160多个自然人“老赖”。记者了解到,老赖的黑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各级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批逐一提交,一旦老赖主动履行相关法律义务,法院也可以依法将其信息从黑名单中删除。
被曝光,老赖会到处碰壁
记者了解到,10月份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被执行背信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首次将法院实施工作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明确了被列入不可信人员名单的人员范围、认定程序和信用惩戒措施。根据《条例》,法院定期公布或通知有关部门关于执行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共享。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支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格认定等方面。,老赖被给予了信用处分。此外,根据《条例》,不守信用的人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所在单位其不守信用;被背信人是国家机关或者国有企业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
据有关媒体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已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征信部门达成协议,正在逐步共享不可信执行人名单信息。这些单位将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在贷款融资和市场准入方面对不可信的执行者进行信用处罚。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督促不可信的执行者依法履行义务,对不可信的执行者起到警示、惩戒和监督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基层法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法院公告栏等手段,揭露了失信行为的执行者。
标题:50多家绿色企业已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失信信息可以在网上找到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670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