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研究生培训班现在是广告大战“国保”中的一个噱头
本篇文章892字,读完约2分钟
青岛大学目前的培训班广告战“保底”只是一个噱头
2015年11月10日,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正式启动,许多考生进入“应急准备”状态。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研究生培训班开始抓住考生,并在高校里一个接一个地宣传。“陆宝”和“国保”等词尤其引人注目。记者调查了青岛的一些大学,发现研究生培训的海报上贴满了广告栏,还有“签订保险协议”的承诺。
6日,在青岛大学中心校区,记者看到各种研究生培训班的海报贴在校园的广告栏里。记者还发现,一些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海报贴在广告栏的几层。一名自称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机构校园代理的学生告诉记者,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竞争非常激烈,有时为了抢劫学生,他故意将自己的海报贴在竞争对手的海报上。
那么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生源是什么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级学生小刘(音译)告诉记者,他们班有近20名学生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中一半参加了不同的培训课程。"我花了350元报名参加了一个英语作文特别培训班."小刘说,他的一些同学去了“DIA班”,著名老师的一对一讲座每班花费数千元。
记者在青岛大学校园内看到,一家考研机构张贴的海报上写着“每所学校每门学科限招收150名学生,并签订保险协议”。随后,记者以研究生的名义拨通了培训机构青岛招生办公室的电话。一位自称姓张的培训机构老师告诉记者:“我们没有签订保险协议。虽然张贴的海报上说了,但说“有保证”是不现实的。
与此同时,他还说,虽然他们不能“保证”,但他们有许多项目可以“保证”。随后,他告诉记者,该机构已经推出了学费约为6万元的DIA高级课程,从今年10月开始。教学安排包括特殊培训课、贵宾辅导、一对一的特殊辅导班等。
21世纪教育学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研究生培养机构张贴的涉及“保存记录”和“保存记录”的海报违反了相关规定。《广告法》修订草案规定,教育和培训广告不得保证教育和培训的效果。这些所谓的“担保类”就是以这种形式营销的,这很可能会让候选人上当受骗。”同时,他还表示,为了保证研究生招生的公平和公正,高校有必要建立一套信息公开透明、社会第三方参与监督、责任明确的招生机制,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标题:青岛研究生培训班现在是广告大战“国保”中的一个噱头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374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