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8年底,青岛将建成覆盖全市的2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本篇文章1123字,读完约3分钟
1、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近日,青岛市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行和加强农业服务的意见》。根据意见,到2016年底,我市将建设200个标准化运行示范社区服务中心,推动20个镇(街道)实现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运行全覆盖。到2017年底,将推广30个镇(街道),实现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运行的全覆盖。到2018年底,全市所有社区服务中心将实现标准化运行。
2.建立一个为农业服务的“超市”,确保有所作为,服务按需提供,人民满意。
第一,改善公共服务
改善民生服务,沉镇(街道)政务服务,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救助、优抚慈善、文化教育和儿童保健、科普科技服务、住房和土地管理等服务下放到社区服务中心。
加强农村监管,推进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优化社会治理网格,集中安全生产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治安联防、信访维稳、司法警务、环境整治等。在社区服务中心,并加强领土监督。
注重政策宣传,重点解读“三农”政策,宣讲形势理论,公开党务和政务信息,做好多种形式和面对面的群众宣传工作。
加强涉农服务,涉农地区应将新型专业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检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村产权交易、农业机械监督维护、动植物防疫、气象防灾减灾等相关服务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基本服务项目。
二、引导商业服务
发展消费服务,多渠道引进商业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购买和领取生活必需品、支付公用事业费、手机充值、存取款等服务。,以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拓展经贸辅助服务,依托“农业12316”和“惠农信息社会”,开展农资综合采购、小额金融信贷、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休闲农业资源网络推广、乡村旅游产品网络推广、乡村仓储物流等农业产业化服务,实现富民兴农。
3.更多与社区服务中心相关的服务
在硬件方面,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保障。通过公共交通、供热和宽带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配备集社区服务、社会治理和农业经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终端,配备信息管理服务设施和设备。在完善综合服务大厅、社区组织办公空间、卫生室、警务室、党员远程教育室(社区学校)、幼儿园、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综合超市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农机维修站、仓储物流配送点、科普设施、老人日托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
此外,社区服务中心将完善服务体系。实施服务承诺制度,增加服务公共承诺的评价和反馈,确保社区居民对服务承诺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优化服务完成体系,实施“先问后管+全程代理+内部期限转移+完成即时反馈+满意度回访”五步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流程。实施服务评价制度,各区市涉农部门应制定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绩效评价办法,建立工作人员选拔、培训、考核和奖励机制。
标题:到2018年底,青岛将建成覆盖全市的2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63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