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持续放大航运、贸易、金融的“耦合效应” 国际航运贸易金融革新中心建
本篇文章4181字,读完约10分钟
不断扩大航运、贸易和金融的耦合效应
【/s2/】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推介会纪实【/s2/】
5月9日晚,我市15次进攻型询价会议的“最后一战”——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进攻推进情况询价会议在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市交通局副局长李虎成,市商务局局长赵世瑜,市地方金融监督局局长汪峰,青岛港董事长贾福宁代表进攻组织者作出回应。十名质询者,包括市人大代表、CPPCC议员、市民代表、公司代表及商会代表,轮流提问,五名受访者分别作答。
【/s2/】市人大代表、中建大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传波:在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攻势中,航运、贸易、金融取得了诸多成绩。就三者的融合互动而言,2.0版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攻布局如何?
薛庆国:航运、贸易和金融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互动生态系统。贸易应该促进航运,金融应该促进贸易。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
首先,要努力实现金融服务水平的突破。去年,我们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方面双向努力,以确保进攻性项目的融资需求。与“一线两局”和各进攻牵头单位合作,在资金支持下,开展了15个进攻项目的对接活动,要求338个重点项目精确匹配。吸引了203只优质风险投资基金到青岛。此外,我们还启动了资本市场培训一万家公司专项行动,推动青岛港和中创物流登陆资本市场,为加快港航公司转型开辟资本渠道。去年,我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实现直接融资1273.9亿元,创历史新高。
第二,努力实现产业融合的突破。去年,市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PICC集团签署了战术合作协议。其中交通银行在青海设立了航运金融中心。此外,交通银行集团旗下的交通租赁银行还协助青岛北川重工与韩国船东签订了约3亿美元的造船合同,不仅为航运公司注入了“金融活水”,还帮助其“走出去”。
第三,努力实现贸易渠道和互联网的突破。借助“多式联运”连接腹地,依托港口作用,提升采购、物流、金融、仓储、配送等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打造辐射国际国内市场的国际贸易服务互联网;不断完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和现货期货交易业务形式,扩大原油、铁矿石、橡胶、棉花等大宗资源商品交易规模,加快内外贸易一体化,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专业市场创造条件。
【/s2/】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青岛交通集团董事长刘永康:商河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财富管理区相继登陆青岛,青岛在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请问我市有哪些具体措施来发挥“三区”的平台作用?
李虎成:在发挥“三带”平台作用方面,市交通局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第一项任务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扩大海上通道的特点。要点是开通日韩、上合组织国家干线,扩大辐射范围;二是提高铁路运输通道的运力。加快内陆港口布局,提升黄河流域内陆港口服务功能,在国际舞台上推动建设环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六条国际铁路通道;三是提高航运/货运能力。对亚欧航线加密或开放要点,安排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上合组织国家和国家航线,提前做好胶东国际机场过渡准备;第四,抓好重点物流中心建设。目前上河、保税区国际物流基地等两个物流基地正在建设中,上河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前湾港南岗区物流园区等五个门户枢纽,平度、莱西两个区域中转配送中心;第五,搭建综合物流新闻平台。利用5g技术等新基础设施,我们将通过新闻共享和价值提升促进物流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
赵世瑜:商河示范区本身就有双向投资的功能。一方面,它允许本地公司“走向全球”。比如海尔在巴基斯坦建立了巴鲁工业园,俄罗斯海尔工业园去年投产。这些国外工业园区获得了商务部的好评,成为国家重点国外园区。另一方面,要“引进”外国公司,利用上河示范区和“一带一路”等机会,进一步促进我市双向投资的快速发展。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层面,要努力扩大自由贸易区的企业广告主体,今年要把企业广告主体翻一番;第二,在FTZ增加新的贸易形式。第三,大力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今年以来,我市跨境电商明显改善。1-4月,我市跨境电商b2c业务交易额6.4亿,与去年持平。
汪峰:“三区”是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也是金融快速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其中,“金融”不仅是促进金融快速发展的平台,也是促进金融服务的平台。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就业:一是加快“三区”金融机构的凝聚力。目前效果已经显现。比如,金嘉岭作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每年都有100多家金融公司落户这里,聚集了近1000家金融公司。下一步,还将围绕“三区”特色,开展金融业“双招双引”;二是推进“三区”重要金融政策创新。我们应该比较这三个平台,增加我们对创新金融政策的应用。例如,与财富管理试验区相比,我们之前已经申请了58项国家领先的金融创新政策。今年依托这个平台,我们向“一线两会”申请了十多项创新政策,将为平台建设带来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第三,充分发挥“三区”在推动国际金融合作中的作用。下一步将针对日韩、中亚、欧洲国家开展广泛的金融合作,进一步拓展青岛金融的微信朋友圈;第四,发挥“三区”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深化作用。
【/s2/】山东外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兼总裁王:在服务外包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疫情的影响?今年将采取哪些新措施推动服务外包行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
赵世瑜:疫情爆发以来,我们首次建立了服务外包公司调度机制,收集了200多家服务外包公司反映的11个重大问题,协助数十家服务外包公司和机构采购了40多万个口罩,支持服务外包公司尽快恢复工作和生产。2001年1-4月,全市注册服务外包实施金额13.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1%,其中注册离岸服务外包实施金额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98%。
为了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今年将首先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服务外包数字化转型。我市将抓住机遇,将数字服务外包业务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吸引数字服务公司加快快速发展,推动在线经济、非接触经济等应用场景的开发和首次使用,推动领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快速发展;二是打造优质服务外包生态系统。这包括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优化和改善设施。
【/s2/】市人大代表、青岛利群商业集团总裁徐瑞泽:我们对未来智能港口航运建设有哪些快速发展的举措和创新思路?
贾福宁:在建设一流港口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快技术研究,利用自动化港口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港口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二是搭建共建共享共管的数据平台,打造具有港口特色的物流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青岛港的经营环境;第三,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人才培养和产业功能转型。而且青岛港还加快了绿色港口建设,从绿色船舶、绿色港口、绿色能源技术、绿色文化等方面引导绿色港口快速发展。
在智慧港口建设过程中,青岛港将以创新和可持续为关键特征,积极融入产业网络平台,通过数据赋能和智慧赋能加快港口转型升级,为全球产业链重构做好准备,充分充当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CPPCC委员、青岛铁路管理集团审计监察部主任杨乃瑞:上河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的核心特色是全面的一站式服务功能。这个综合服务功能建立了吗?角色的实际效果如何?
李虎成:上河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自1999年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综合服务功能。这种综合服务功能带来了良好的集聚效应。目前,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已开通国内外17趟列车,使“西联至欧洲、南通至东盟、南亚、北戴门至俄罗斯”的国际物流通道更加畅通。今年以来,青岛先后开通齐鲁“日韩海陆快线”和“上河快线”,为青岛海尔、山东龚琳、中国重型卡车等龙头企业提供定制专列服务。今年1-4月,“齐鲁”欧亚列车共开行118列,同比增长26.9%,在疫情严重冲击下实现逆势增长。
当然,综合服务功能还需要不断的、彻底的完善。下一步,通过软硬件升级,建设从胶东半岛辐射的国际列车组装中心和以“一个系统”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多式联运中心的拓展和升级。
【/s2/】市营公司代表、青岛农商银行行长柳宗波:在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中,今年金融管理局出台了哪些吸引和扶持政策来保证金融创新的实施?
汪峰:今年围绕深化金融创新,我们将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一是发布整体指引,支持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打通核心公司、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配套服务公司之间的链条。第二,今年即将完成的青岛市“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十四五计划”的突出优势之一,就是以金融技术为基础,鼓励大家使用。三是结合青岛地区、商河示范区、财富管理试验区出台特殊政策。第四,设立奖项,鼓励创新,加强金融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激发创新活力。
稳定基础上的创新是青岛金融家的共同特征。以全球风险投资互联网大会为例,一切创新都是有所作为的,我们会和金融机构一起勇于并善于在实践中创新。
政协委员、随机代表董美琴表示,“亲空经济”的产业优势是高效、集聚和高辐射。作为依托机场建设的产业集群,可以加速新闻、技术、资金、项目、物流等要素的流动。下一步,亲空经济区将如何依托新机场快速发展壮大亲空经济产业链?[/s2/]
薛庆国:随着新机场的通航运行和快速发展,亲空经济将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形式。我们正在一个一个地发挥青岛港的特色,我们要突出空港的特色。
一是要一个一个扮演胶东国际机场4f的角色。基于胶东国际机场靠近商河示范区和国际投资工业园的地理优势,我们计划在机场附近建设一个近100平方公里的亲空经济示范区。第二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亲空工业体系。围绕山东省“十大产业”的新老动能转化,围绕青岛新老动能改造“956”产业体系,瞄准世界500强著名亲空关联企业精准投资,打造“3+4+4”现代亲空产业第三,推进精准投资,充分发挥大型项目的引领作用。积极快速发展航空、金融、国际商务、跨境贸易、总部经济等高端临空经济业态。
此外,要充分发挥青岛国家战略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海港和陆域四通八达的特点,充分利用空港4f级,充分发挥青岛海铁联运和四港联动的特点。青岛的政策集聚、风险投资集聚和强大的金融支持,必将实现跨越式的快速发展。
(青岛日报/青岛视点/包青。com记者王冰洁·刘梦溪整理)
标题:[本地]持续放大航运、贸易、金融的“耦合效应” 国际航运贸易金融革新中心建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83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