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全面起势加速“生长”
本篇文章3655字,读完约9分钟
青岛日报/青岛风景/包青。com记者通讯员李小梅
日前,《青岛国际投资产业园区招商引资规划(2010-2025)》(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今年3月,在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当青岛国际投资产业园作为《济青岩国际投资产业园建设行动计划(2010-2025)》亮相时,传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分量。
在疫情冲击下重新构建世界经济版图的背景下,在济南、青岛、烟台建设国际投资工业园,明显带有山东快速发展、开放程度更高的战术考量。青岛站在中国更高的开放和快速发展水平上,也将在全面提升工业能源水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市竞争力跨越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是这种定位,使得青岛国际投资产业园的运营有了新的逻辑:
产业定位更精准。锚定三大产业: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其中,西海岸地区重点建设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即墨、莱西地区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集群,平度地区重点建设智能家电集群。
投资标准更高。瞄准世界500强公司和行业领先公司,实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要素支撑更强。在仅有土地供应的情况下,未来五年将在三个区推出37.3平方公里的净用地。
快速发展的目标更高。到2025年,工业规模力争达到2700亿元。
在新逻辑的推动下,第一年,一个个在青岛工业快速发展中有重大突破的行业故事在工业园区精彩上演。
高瞻远瞩超前布局,高品质全球精密投资
只有爬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是一个以高标准为起点的国际投资平台,旨在打造“世界视野”、“国际标准”、“青岛特色”的产业集聚高地。
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动的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位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净面积4.5平方公里。国家战术的叠加在这里是先天的特征;该地区的中德生态园是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支点”;西门子、海尔等财富500强企业已经汇聚一堂,一期推出净土面积2平方公里。如何在每一寸土地和金钱上最大化实现新的产业特色?
“目前,集聚区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从方案设计、R&D创新、生产基地到人才培养,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良好产业生态,主导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但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的产业链还有待培育和快速发展。”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徐海杰表示,“西恩(青岛)集成电路等领先项目的落地将发挥主导作用。”
在即墨区和莱西市启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净面积21.3平方公里,聚集了一汽大众、BAIC新能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近千亿元。
即墨区依托青岛汽车工业新城,重点发展R&D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制造和销售,产业集中度超过90%。在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情况下,如何挖掘新的发展点?
即墨区以高端产业布局为目标。即墨区委常委、即墨区委副区长鞠超友表示,面向智能化、电气化、网络化、共享化,集群区将围绕汽车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目前,青岛汽车工业新城已与微软(中国)就智能汽车和物联网创新中心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莱西地区位于莱西市江山镇,是吉庆岩国际投资工业园最大的集聚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获得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牌照,占据中国最大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世界第一条组件级全自动氢燃料电池批量生产线...在前期创造的产业记录基础上,集聚区的规划体现了该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抱负:打造国内产业链最全、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为此,我们加强了整个产业链在规划国际投资产业园快速发展中的思路,打造了多车公司、多车型、多动力源的产业基地。”莱西市委常委、副市长蒋连军介绍。青岛首家本土合格汽车制造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新引进的汽车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已经启动,将与五菱柳机、韩国bp蓝星发动机在莱西联合打造高端大型发动机项目。
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位于平度市南村镇,净面积11.5平方公里。聚集了海信家电产业园、青岛满库电器等多个龙头项目,以及70多家家电电子及配套公司。
“目前聚集区没有核心配件压缩机、电路板芯片等配套公司。”平度市市政府副市长许军表示,“在集聚区加强连锁和延伸连锁的目标,将针对白色家电、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数据传输和解决方案模块,打造中国智能家电第一镇。”目前,中钢科研组新材料产业园在这里如火如荼,年产值48亿元。
今天的投入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正在通过高层次的产业规划,将重点产业链尽收眼底。
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服务
起步就是加速。
2019年底收购的青岛即墨科技创新产业园,目前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投资中心和示范楼已封顶,即将开业。“政府已安排专人提供代理服务,接受空缺、网上审批等措施促进了项目的快速落地。虽然疫情影响了建设进度,但工业园区的开放仍将提前三个月。”青海烟草威地区企业总经理韩说。
从第一次接触到7月6日正式开工,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在莱西落地只用了三个月。这样的“青岛加速”离不开在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国际投资产业园过程中的专业性和“刺绣”。
充分发掘商河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地区的政策红利。根据《方案》,国际投资产业园探索实施重大项目“标准用地”土地供应模式,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培育“链式”服务和项目。邀请和上传“保姆式”服务、“一站式”科技平台建设服务、“奖励式”招商引资奖励、打政策“组合拳”,
招募“标准土地”是该计划的一项创新。“标准地”是指在区域能源评估、规划环境评估等区域判断的基础上,以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平均每亩税额等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实施“标准地”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公司可以“落地后开工”,园区可以控制项目标准,将优质要素资源配置给优质项目。
于是,莱西市赶到浙江德清,学习“标准地”的宣传和应用。据莱西市江山镇镇长陈军介绍,今年该区预计出让工业用地约5000亩,一般采用“标准用地”模式,目前正在进行区域判断。为了给项目完整的土地保障,“新征地项目享受最高的土地优惠政策,扣除支付给山东省和青岛市的土地费用,其他所有奖励现已预留1000亩土地,合同签订后即可开工。”平度南村镇党委副书记太焕说。
完善“要素跟随项目”的综合保障机制。根据规划,入园项目可在土地供应、资金安排、产能削减、能耗指标等方面享受相关支持。各种集聚区也出台了纵向产业政策;行业重点和核心支撑项目可以通过“一案一议”定制。比如莱西区、即墨区都给予专项资金,加强对房地产车辆的补贴。“政策拉动效应立即生效。一汽解放5月份产量同比增长45%,销量同比增长100%。”青岛汽车工业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邢惠安介绍。
专业投资需要专业的团队。每个集聚区都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团队,以“点对点”的招商为目标。青岛中德生态园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潘蔚表示,西海岸地区也成立了专家组工作机制,邀请中德行业专家和院士参与,借助外部智囊协助判断上传到工业园区的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链公司筑巢引凤。
融入高层开放趋势,分享平台产业集聚红利
“移动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
这就是创始人张俊峰将公司总部从深圳迁至青岛的原因。现在是行业领先的储能技术研发公司,是江山镇干部在深圳实训期挖回来的“宝藏工程”。现在张俊峰已经在莱西地区扎根。他说:“创业就是去一个地方,爱上一个地方,让你的公司成为当地未来的名片。”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担任青岛的城市代言人,“安利”青岛向他在深圳的朋友和家人,为集聚区连接了一批新材料、大数据、新能源等行业的高成长公司。西海岸地区依托海尔集团,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联合科技,以及美国开利、德国北狮等国际知名企业。
更多的公司认同开放青岛的价值,来到青岛国际投资产业园,搭建产业集聚和商业投资的大平台和大生态,成为青岛城市快速发展的合作伙伴。
高度集中的园区为上下游公司提供了无缝的平台。专注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青岛海之臣工业设备有限公司之所以搬到西海岸地区,就是为了重视这种“联系”。总经理王振忠举了一个“在家门口”的例子。海之臣曾为同楼的青岛兰克图膜材料有限公司提供锂电池隔膜检测的进口替代技术处理方案。
国际开放平台的倍增效应在西海岸地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潘蔚介绍:“我们将逐一发挥德国和日本‘国际客厅’平台和德国法兰克福办事处的外资作用,重点关注国家投资重点,储备一系列项目资源。”
青岛国际投资产业园的产业集聚对胶东经济圈产生辐射效应,促进一体化。平度区位于胶东五市的陆路交通中心,毗邻胶东国际机场,又紧邻空,经济区的区位特点为园区公司拓展了一个更加立体和快速发展的空空间。青岛和华科技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云超介绍,未来,和华物流城不仅将成为胶东快速公交中心,还将建设一个亲空的跨境电商物流集聚中心,孵化一批跨境电商中小企业。莱西地区正在筹建循环经济工业园,引进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解决后实现电镀废水的排放,电镀产能将足以辐射胶东半岛。
产业网络是青岛和城市的公司面临的机遇。为海尔kaos工业网络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的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位于西海岸地区,拥有国内首个虚拟现实技术工业应用联合实验室和中德首个数字双生联合实验室的资源,意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公司打开工业网络机遇之门。莱西区的郭萱电池正遭遇困境,来自不同客户的小批量定制订单越来越多。kaos中的大规模定制模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正在构建产业网络生态的青岛来说,国际投资产业园不仅是产业集聚的新平台,也是“双招双引”路径的新探索。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资金、人才、技术在这里发生“化学反应”,使之成为青岛都市工业的新高地。
标题:[本地]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全面起势加速“生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75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