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官方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
本篇文章3464字,读完约9分钟
青岛信息网房地产9月25日(记者于浩源)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抓紧做好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决定,全面实施“外引内反弹”总体防控策略,住房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科学有序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新冠肺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预防和控制肺炎疫情常态化实施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新冠肺炎住房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现场肺炎的规范化防治。要求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全面精确防控,严格履行现场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指导,督促施工各方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到位。
第一份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正常化防控实施指南如下
防控体系建设
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
所有参与单位(包括建设、施工、监理等。)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用工计划,建立健全用工制度和机构,确定疫情防控责任部门和人员,设置疫情防控专职岗位,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加强建设各方防控疫情的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是项目规范化疫情防控的总牵头单位,负责施工现场规范化疫情防控的指挥、协调和保障。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各种从业人员对施工现场疫情的常态化防控。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施工现场防疫控制职业方案,进行检查并提出建议。建设、施工、监理项目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和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常态化的第一责任人。各方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人事管理
健康管理
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地人员管控要求,依托国家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和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系统,核实项目人员身份和健康消息,避免聘用无健康消息的散工和劳务工。项目间不得无组织调配劳务人员,不得使用按有关规定需要隔离关注的劳务人员。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项目部应对参与施工各方聘用的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准确掌握人员的健康和流动性。
人员进出
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守则”检查,并检查其身份和健康状况。任何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人都应禁止进入,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
如果外来人员确实需要临时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应指定专人进行对接。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测量体温,检查人员的身份和健康状况等。,并检查是否正确,登记后再进入。
入境人员、中高危地区人员、密切接触者、确诊治愈患者等。、确需返回施工现场的人员,应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定,核实“健康守则”正确无误后,方可返回施工现场,并至少做两周的健康监测和随访。
人员保护
项目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为员工发放防护用品,并建立材料台帐。
在人多的地方,与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m时,需要戴口罩。在封闭公共场所工作的厨师、餐饮人员、保洁人员应佩戴口罩,项目部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推广教育
通过宣传栏、公告栏、专题讲座、在线培训、岗前教育、技术交底等方式,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防疫政策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
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和培训,引导施工现场人员养成勤洗手、勤通风、科学佩戴口罩、使用公共勺子和筷子等良好卫生习惯。
宣传教育应在露天、通风良好的地方分批进行,间隔不少于1米。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集中管理,严格实行实名制出入考勤。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材料加工区和储存区应分开,围栏和墙壁应保持严密牢固,以尽可能实现现场内的人员流动。
施工现场应设置符合标准的隔离室和隔离区。场地不具备条件的,应按标准异地设置。
办公场所、会议室、生活区等有人居住的场所应定期通风清洁,定期消毒。对人员密集的场所(区域)和经常接触的物品(部位)进行消毒很重要。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改善,消除卫生死角的盲点,保证施工现场洗手设施的正常使用,并提供肥皂或洗手液。
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物防疫物资专用回收箱(垃圾箱),并定期对专用垃圾箱进行消毒。
各参赛单位应储备适量的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剂、智能温度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按照产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物资储备台账,确保施工现场和人员采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需求。施工现场人员应正确使用和存放消毒剂、消毒设备、酒精等防疫材料,防止误吞中毒或火灾。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时,应增加疫情常态化防控专项条款,并提出优化建筑行业、减少人员衔接、交叉作业等具体措施。
各参建单位要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任。必须加强桩基、混凝土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对施工起重机械、深基坑、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状况和现场保护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死角,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区域管理
对地下室、管廊、下水道、施工机械、吊车司机室、操作室等进行消毒。,这些都是封闭而狭窄的空房间和长期接触的东西,并形成一个账本。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应由专人专用,施工现场的工序和技术应优化,尽可能使用信息技术,减少人员接触、衔接和交叉作业。需要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应进行消毒。
加大工地巡查力度,检查工作环境是否符合疫情防控要求,重点区域消毒是否必须;检查施工人员的防护和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在第一时间消除防疫隐患。
办公区管理
严格控制同一办公室人员数量,尽量减少人员的凝聚力。工作时,尽量保持1m以上的接触距离。
严格控制会议频率和规模,减少室内会议,尽可能缩短会议时间。
生活区管理
生活区远离施工现场的项目,生活区应尽量靠近施工区,鼓励安排专用车辆接送人员上下班。合理安排生活区的出入口,出入口要有专人负责测温,检查人员身份和健康状况等。
宿舍一般设有可开启的窗户,定期通风消毒。每间宿舍的住户应按每人平均不低于2m2界定,以尽量减少结露,严禁采用一般铺装。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柜台、垃圾箱等生活设施,环境卫生应保持良好状态。
施工现场食堂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执行卫生防疫规定。食品配料的采购应通过正式渠道进行,并建立采购材料的台账,以确保可追溯性。严禁生食与熟食混合,不吃生肉,不直接接触肉类和家禽的新鲜原料。严禁在施工现场食堂屠宰野生动物、家禽家畜。
一般来说,饭堂采取分餐、分峰吃饭等措施,降低人的凝聚力。同时落实排队就餐人与人之间不小于1米、食堂就餐人与人之间不小于1米等安全措施,避免“面对面”就餐和围桌就餐。
食堂应保持整洁、通风和定期消毒,严格实行一人一设备一用一消毒。如果没有消毒条件,餐具要一劳永逸。
应急管理
建立应急机制
项目部要将疫情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理一次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急机制,按照项目所在地的分区分级标准及时完成应急预案,确定应急处理流程,及时开展应急演练,确保责任到人。
建立联合防控机制,联系当地社区、卫生、疾控等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紧急处理措施
发生疫情时,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关闭措施,关闭现场。
按照应急预案及相关规定,进行早期处置,将疫情相关人员安排到隔离的关注区域,与现场其他人员隔离,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卫生、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入,引诱其工作,确保急救顺利通过。
积极配合卫生、疾控等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医疗救护,对现场进行全面消毒。
根据属地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防控消息。
监督和管理
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督促各参与单位落实主要责任和防控措施,加强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实施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发现疫情。常态化防控不到位,出现施工安全隐患和工程质量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整顿,并依法予以解决。
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过程中隐瞒、谎报、漏报、迟报疫情消息的,以及因不作为、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疫情在施工现场扩散传播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补充规定
因疫情防控常态化而发生的防疫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
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现场监管责任,细化地方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具体措施,支持企业依法享受优惠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
标题:[本地]官方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07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