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电子化”助力人口普查 过去两个月现在仅需两周
本篇文章843字,读完约2分钟
青岛日报/管亥资讯11月2日讯-市北区复兴路街道普查班员工余旭是经历过两次普查的老兵。说起自己过去的经历,她不禁感慨:“现在和过去真的不一样了。电脑、手机、PADs等电子设备省时、省心、省力。”
十年前,余旭参与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收集居民新闻靠的是手写笔记。“我们拿了一支笔和一叠表格,敲了敲门登记。不同的新闻要注册在不同的表格上,一不小心就会乱了套;如果你不小心弄丢了表格,你必须回到门口去取。居民麻烦,我们不方便。”
十年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PADs等。取代了过去的手写笔记。“在手机和pad上下载一个软件,进了家直接输入新闻,检查一下,进入系统。”余旭向《管亥信息》记者展示了她手中的无线键盘。“这个键盘可以和手机、电脑、pad连接,实现终端切换。我们录新闻的时候更方便。”
据阜新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史晓峰介绍,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街道为了效率最大化,积极落实上级要求,利用手机、PADs、无线键盘、电脑等电子设备参与新闻采集,既绿色环保,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街上有41个PADs,其中34个是上一次经济普查中使用的‘剩余材料’,只有7个是新配置的。用的手机都是员工的个人手机,绝对不会花一分钱。”
在谈到安全问题时,史晓峰说:“就业开始前,街道和社区的‘两个成员’签订了保密协议,要求‘两个成员’严格执行,在就业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定和程序。他们有责任对人口普查中已知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就业秘密和个人消息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披露或违反其承诺,并根据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就业期间,街道还利用电子屏幕24小时铺开宣传片,利用街道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和楼宇微信群广泛发布普查新闻,争取群众对普查就业的理解和支持。据报道,自10月11日开始普查新闻采集以来,截至10月26日,阜新路街道的普查报告率已达108%。“我们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过去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要取得这样的进步,电子设备功不可没。”石小凤说。(青岛日报/管亥信息记者于瑞新)
标题:[本地]“电子化”助力人口普查 过去两个月现在仅需两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889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