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11-11 03:51:29阅读:

本篇文章3624字,读完约9分钟

2000年夏天,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在上海诞生,沿着东海画了一个圆圈,巨型货轮从长江驶向世界,开启了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2019年夏天,中国黄海也划了一个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一股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大潮在黄河口涌动。

自由贸易区是继中国经济特区之后建立的又一个改革开放“试验场”。“大胆尝试,大胆冒险,自主改变”。上海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如今,跟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脚步步入“自由贸易时代”整整一年的山东和青岛,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巨人的肩膀”给了青岛自贸区更高的起点和丰富的经验,站在十三五末和十四五初的历史路口,青岛以自贸区和商河示范区为载体,以创新带动优质快速发展的任务只会更加紧迫。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在此背景下,11月5日,青岛将再次赴上海开展自贸区对接交流活动。7月至11月,两次南望上海,青岛想探索越来越多的开放经验、改革勇气和快速发展机遇。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开放城市:请回答

什么是开放?到底是怎么回事给出了新的答案。

今年年初,疫情的出现加快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国际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快速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突出。今天,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不断释放信号,促使改革向更深层次分裂。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是中国过去40年超高速城市化进程所说明的“中国经验”。改革的各种困难和突破都需要从开放开始。

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闭幕,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快速发展新格局正在重新定义“开放”,将“对内开放”,即畅通国内流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建设城市间相互开放合作的“微信朋友圈”,将成为未来与对外开放同等重要的“重中之重”。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山东和青岛率先行动。

为了打造山东省三大城市经济圈,青岛全力整合胶东,把目光锁定在南方和上海。

上海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与它的开放性、开放性和开放性密切相关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落地,与上海的开放经验息息相关。

“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做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寻找短板弱点,大胆尝试,大胆变革,自主变革,进一步展示综合改革的作用,拓展开放试验领域,点亮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明灯。态度明确。”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今年7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青岛代表团到上海对接现代服务业,发出了开放合作的强烈信号:期待上海“引领全国开放氛围”,青岛愿借鉴上海以现代服务业为载体的“开放品格、开放特色、开放行动”,为上海企业家和投资者开放越来越多的产业场景和优惠政策。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10月,青岛结束了新一轮“疫情防控战”,第一次选择了上海。这是青岛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又一深层次联系,也是青岛不会止步的开放一步。

第一次见面不是偶然。第二次牵手是必然的。

在新的快速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国经济南北东西循环“双节点”的青岛,必须以更加有力的开放行动和更加确定的开放特色,支撑中国北方城市崛起的关键作用。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改革之城:打造青岛版“先试”

回顾首届博览会开幕式,总书记强调支持自贸区深化创新,不断深化差别化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力度,发挥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场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大胆创新和探索,为全国积累越来越多可复制和宣传的经验。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七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尝试、大胆冒险、自主改革,形成了投资、贸易、金融、政府职能转变等行业30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在外资独资医院、认证机构、职业技能培训等55个开放产业中实现了一批国家首批项目。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探索和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是FTZ自诞生以来的一项重要使命。就上海而言,中国没有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要成为贸易中心,上海必须先尝试。

无论是吸引跨国企业总部落户上海,还是搭建商品交易平台,吸引金融活水都是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自由化是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关键领域。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保税区研究所副所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减少负面名单不仅扩大了进入中国的外资数量,也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未来,第三产业将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第一产业。例如,金融业决定到2021年取消证券业、期货业、寿险业51%的外资股权限制,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交通、新闻科技服务、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对外开放。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六年来,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五次“瘦身”,全国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复制宣传了310多项改革试点经验。它不仅在自贸区改革中开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先例,而且为国内自贸区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并像灯塔一样努力工作。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截至2006年6月,上海自贸区新设立公司6.5万家,其中新设立外资公司1.2万家,累计对外投资37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4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进出口总额达到7665.4亿元,占上海的48.5%。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今年,山东省启动了“负面清单去中心化”,为青岛保税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产业、加快步伐提供了强大动力。以上海自贸区为例,青岛正在帮助区域性企业在更大的市场空空间配置资源,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截至7月10日,青岛自贸区新增市场主体20927家,其中外商131家。内资注册资本1235.89亿元,外资注册资本40.28亿美元;在建和待建74个,总投资628亿元;要点是谈77个项目,初步确认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含外资约14亿美元),已推进20多个项目达到签约意向。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快速发展的城市:黄河流域的崛起与重生

对青岛来说,学习上海开放的氛围,学习上海改革的经验,本质还是青岛对时代机遇的把握。从上海合作组织(SCO)示范区到青岛自贸区,青岛不断被时代催促着走近上海,在学习和借鉴中抓住城市飞跃的机遇。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我们希望上海利用青岛作为重要的‘中转站’,发挥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推动国内循环。通过扶持青岛,将辐射黄河流域,更有效地辐射北部地区。”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今年7月,王清宪发出“诚挚邀请”,将上海两市的现代服务业深度对接。时隔四个月,王清宪将给沪青自贸区带来“一份诚意”,上河示范区将成为青岛与上海现代服务业对接的第一个“中转站”。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这就是青岛飞跃的契机。

国际贸易是青岛传承下来的特色,也是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青岛拥有全国第二大外贸港口,其巨大的吞吐量是青岛对外开放经济的代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叠加了商河示范区和青岛保税区双重特征的青岛,应探索通过创新带动国际贸易优质快速发展的路径。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围绕航运做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以贸易促航运,以金融促贸易,加快青岛港、山东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由门户港向枢纽港转型,打造世界级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产城一体化港、智慧绿色港,为建设自由贸易港奠定坚实基础。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激活现代金融的“血液”,使其服务于现代航运业。就像上海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与上海自贸区深度融合一样,青岛自贸区也需要探索与青岛国际金融贸易创新中心的内生联系,从而打破国际航运贸易金融的数字生态系统,打造青岛乃至山东航运、贸易、金融耦合快速发展的主阵地。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现代海洋产业中,丰富的海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一支优秀的海洋人才队伍,构成了青岛门类齐全、发展势头良好的海洋产业基础。从北向南看,随着“海洋硅谷”的崛起,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也呈现出海洋高端产业凝聚力的趋势。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生产制造业“五朵金花”的青岛,是以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著称的城市。既然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下一阶段产业升级的核心政策,那么集开放特色和改革动力于一身的青岛保税区又如何呢?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年,上海自贸区金桥区成为中国首个“先进制造业质量安全示范区”,并获得进口货物检验监管分类管理模式等10项相关便利化支持措施。其主体金桥开发区不仅是浦东开发开放中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制造业强区。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金桥区的快速发展无疑为青岛保税区提供了启示。充分利用青岛打造“世界产业网络之都”的重要机遇,以产业网络聚集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带动先进制造业实现持续升级和突破。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它生在海边,在海上茁壮成长。海洋在赋予城市丰富的产品和资源的同时,也“依附”了一条不同于内陆的城市通道。货船和游轮离港,也代表着城市之间交流的开放——我们称之为“开放”。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开放迫使改革,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最终激活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样一条环环相扣、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个元素都是不可替代的。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如果按照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划分全国经济版图,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深圳为首的珠三角地区,也是中国创新的前沿,是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在黄河流域,谁会第一个崛起?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与上海两次牵手的青岛,期待着未来两个城市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也在规划一个更具开放活力和改革勇气的新未来。当历史的洪流不断催促城市前进的时候,也许青岛会成为引领区域崛起的下一个新的支柱。

[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来源:信息

标题:[本地]青岛再牵手上海,见证双循环下扩大开放的决心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879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