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基金:特朗普减税对大类资产无显著影响
本篇文章1803字,读完约5分钟
两天后,特朗普送给美国人民的“圣诞礼物”将被打开。这份礼物一旦打开,将对美国经济和全球资产产生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长盛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和研究部的相关领导,通过分析美国历史上两次减税的效果,解读此次税制改革对美国经济和主要资产的影响。
回顾里根和小布什时期减税的影响,刺激美国经济、增加财政赤字和溢出全球贸易是一致的。特朗普的这一轮减税政策预计将在头四年减税约7000亿美元,如果换算成当年的水平,可以与里根和小布什的减税努力相媲美。
常胜基金公司研究部副主任乔培涛表示,根据美国国会税务联合委员会的估计,税制改革计划将在2018年至2027年间为美国家庭和企业减税约1.4万亿美元。他预测,主要的减税效应将发生在2019年至2025年之间;减税的高峰在2020年,预计减税将达到2500亿美元,减税比例(减税/不减税的联邦税)为6.4%,然后减税效果逐渐下降。
根据美国智库税收政策中心和国会的估计,预计2018年至2020年间名义gdp将平均增长0.4个百分点左右。减税预计将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提振美国经济。在直接渠道层面,企业和居民减税预计将增加总需求。例如,家庭减税将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允许企业支出资本支出有望促进企业投资的增加。在间接渠道层面,降低劳动收入税率促进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提高了产出水平。
乔培涛认为,尽管减税有望提振gdp,实现税收增长,但考虑到减税的规模较大,税制改革的经济改善效应不足以抵消税收损失。据税收政策中心估计,10年内减税约1.4万亿美元,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带来了179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综合考虑,税制改革将在10年内使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增加1.2万亿美元。
关于全球贸易溢出,长盛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吴达表示,回顾前两次减税,里根时期,美国需求的扩大主要拉动了发达经济体的需求,而日本、德国、加拿大等贸易伙伴的赤字扩大更为明显。在2001年小布什减税之后,主要的驱动力是对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新兴经济体的贸易赤字/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从2001年的2.3%上升到2006年的4.3%。与中国和墨西哥的贸易逆差显著扩大,但发达经济体整体贸易逆差的扩大并不明显。在这一轮减税中,美国经济总量远逊于前两轮,美国经济已经处于复苏过程中。与美国经济相比,这一轮减税更类似于空,而不是像前两次那样将美国经济拉出衰退。预计新增需求仍将对全球贸易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
至于大规模资产的影响,长盛基金公司认为,在美国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减税之后,美元、美国债务和美国股票都没有出现重大法律问题。
里根在1981年提出减税法案后,经济逐渐稳定,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反弹。滞胀压力缓解后,股市于1982年5月见底,并在过去20年进入长期牛市。与此同时,随着美联储采取坚决的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通货膨胀,cpi增长率从10%以上逐渐降至正常水平,导致利率大幅下降,债券资产出现牛市。从1982年到1986年,美国股票和美国10年期国债的累计回报率超过了100%。对海外资本市场的影响,因为这一轮减税的溢出效应更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股市表现优于新兴市场。
乔治·布什先后在2001年和2003年推出减税法案。2003年,美国经济企稳回升,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全球经济呈现复苏态势,风险资产和大宗商品表现优异。从2002年到2007年,S&P 500上涨了近两倍。债券市场受到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整体收益率上升。对海外资本市场的影响,由于本轮减税的溢出效应更多地集中在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增长好于发达经济体,而新兴市场的相应股票市场表现好于发达市场。
经过上述两次减税后,美元走势出现了分歧。里根减税后,美元继续走强,创下历史新高,然后在1985年后回落。小布什减税后,美元分阶段见顶,然后进入下跌趋势。总体而言,全球汇率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全球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贸易关系和资本流动的相对变化,美国减税政策难以改变美元中期走势。
总体而言,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将有利于美国国内需求的复苏,提高通胀预期,并对全球贸易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资产有望受益。减税略微提高了利率,抑制了债券。从美元的角度来看,短期而言,由于减税有助于改善美国经济,美元可能会分阶段走强,但中期而言,仍有必要观察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改善的进展,并与美国进行比较。
标题:长盛基金:特朗普减税对大类资产无显著影响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66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