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回温“中国因素”成能源类亮点
本篇文章2360字,读完约6分钟
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言,2017年是一个失落已久的春天。随着2017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罕见的同步全面复苏,商品市场逐步复苏,价格实现适度回升,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全球商品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对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路透社(Reuters)专栏作家克莱德罗素(Clyde Russell)最近写道,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然资源进口国,中国在煤炭、铁矿石、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原油市场再次成为焦点
全球大宗商品已逐渐走出“熊市”,俄罗斯和巴西等主要依赖大宗商品的经济体也松了口气。其中,俄罗斯在2017年频繁出现在全球能源市场,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减少全球原油库存,恢复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推高国际油价,以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制定了减产协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不断触动市场神经。
具体而言,减产协议、美国页岩油和沙特经济转型已成为2017年全球原油市场的三大影响事件。首先,2017年11月30日,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将减产协议延长9个月,直至2018年底。减产协议的诞生和实施已成为推动国际原油市场再平衡的重要手段。然而,据路透社报道,在重新平衡石油市场的目标完全实现之前,欧佩克已经开始制定退出减产协议的相关战略。据有关人士透露,如果全球石油市场能在2018年前恢复平衡,就有必要在2018年12月前讨论撤销减产协议。根据目前的计划,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在明年6月讨论减产协议。
第二,一方面,欧佩克及其伙伴国家致力于减少产量,促进石油市场恢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油价回升,美国页岩油产量逐渐增加。国际能源署(iea)最近表示,据估计,2010年至2025年间,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日产量将增至800万桶,这是石油市场发展历史上单个国家石油产量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可以看出,美国页岩油产量与欧佩克原油产量之间的博弈将会继续,目前仍不清楚减产协议下的去库存化结果是否会因页岩油的大规模生产而丧失。
最后,沙特阿拉伯作为欧佩克的“龙头老大”,在年轻的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尔曼的支持下,正在推动“2030年愿景”的改革计划,旨在实现沙特经济的多样化,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沙特政府宣布将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一座“新未来”城市,占地约26500平方公里,延伸至约旦和埃及。与此同时,沙特正在推动Saudi Aramco上市。沙特经济转型可能会对未来全球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和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的转变,各国的原油消费也可能受到影响。
煤和天然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除原油外,能源商品中的煤炭和天然气也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和前景。在煤炭市场,国际能源署认为,对许多国家来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成本最低的新一代能源,占全球电厂投资的三分之二。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40%,这意味着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的爆炸性增长结束了煤炭的“辉煌岁月”。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从2018年到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以仅0.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55.34亿吨煤炭当量,仅比2016年的水平高1.77亿吨,而中国这个最大的消费国的需求预计将逐年下降0.1%,到2022年将降至27.87亿吨煤炭当量。世界银行在2017年10月的《商品市场展望》中指出,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预计2017年全球煤炭价格将达到85美元/吨,但在需求方面,煤炭市场正面临环保飓风,中国政府的煤炭市场政策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相比,天然气相对更清洁。世界银行预测,2017年第三季度天然气价格将下降2%,但与2016年前9个月的表现相比,今年同期天然气价格将平均上涨约26%。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开始从燃煤发电转向燃气发电,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将保持强劲。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11月份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53%,达到406万吨,较去年11月份累计增长48.4%,达到854.8亿吨。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40年,中国将占到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一,据估计,中国将进口2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天然气贸易的关键。
在供应方面,据彭博社报道,由于过去两年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目前的液化天然气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2020年,保持低价。至于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前景,国际能源署认为,在当前的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的时期过去之后,确保天然气仍然廉价、可获得、安全和可靠对其长期发展前景非常重要。
对黄金的需求普遍下降
在“黑天鹅”频繁飞舞的时代,黄金自然成为投资者首选的优质避险资产。然而,总体而言,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已经下降。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近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2017年第三季度,黄金需求为915吨,同比下降9%。从年初到第三季度的需求也呈现疲软趋势,同比下降12%。全球黄金需求处于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中国促进了对金条和金币的投资需求,去年全球对金条和金币的投资增长了17%,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中国投资者逢低买入,投资需求连续四个季度持续上升。
此外,黄金价格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波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黄金价格上涨了2%,主要得益于美元的疲软趋势和紧张的地缘政治风险。具体来说,由于美联储在2017年履行了三次加息承诺,在特朗普政府2018年税收改革政策的影响下,如果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将对金价造成压力。此外,联合国安理会22日一致决定对朝鲜实施新的制裁,但这对黄金市场来说似乎是个好消息,推动金价一度超过每盎司1274美元。
标题:大宗商品市场回温“中国因素”成能源类亮点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41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