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抢抓旅游振兴乡村“新风口”
本篇文章1310字,读完约3分钟
陕西省咸阳市位于西部内陆,虽然没有著名的山川,但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它的“乡村民俗游”不仅在西北很有名,而且东部的许多市县都向它学习。截至11月15日,咸阳接待中外游客90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7.4亿元。
咸阳马瓦伊民俗体验公园冬季游客众多。舞台上,演奏和歌唱的声音高亢悠扬;街道两旁,有许多关中传统食品店。芝麻油作坊和陶器酒铺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马瓦伊民俗体验园副总经理岳阿平表示,该体验园在开放后的三个月内接待了近100万游客。每天接待游客最多的是28万人,这创造了陕西省旅游景点每天接待游客最多的记录。那一年,它通过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的验收,并被列入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名单。
随着马瓦伊“名片效应”的传播,周边县市纷纷前来学习和合作。2016年元旦,麻婆驿崇泉古城在距麻婆驿150公里的浦城县孙镇对外开放。第一天,迎来了22.3万游客的高峰,春节期间接待游客104.5万人次,带动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
乡村文化旅游的普及不仅带来了知名度和收入,也带来了乡村环境的升级。走进咸阳市礼泉县西漳堡镇白村新社区,一系列两层中式小户型建筑、整洁的水泥路、完善的公共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可以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新社区,发展现代工业是关键。不知不觉中,农民们意识到现代农业是振兴农业、让农民致富的根本途径。如今,家门口的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村庄的经济支撑,促进了“农民集聚在新社区,产业集聚在现代园区,土地集聚在规模经营中”,真正实现了农村农民的就地城市化。朝鲜村党支部书记李告诉记者,白村现代农业园区是一个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休闲产业园区。西张堡镇党委委员、白村保村干部韩枫为记者计算了白村的集体效益:“2016年,园区总产值近2亿元。集体年纯收入1300多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3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和民生建设。2016年,白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800元。“目前,白村正计划依托唐昭陵的旅游资源,建设文化旅游区,实现产业整合和发展。
今年国庆前,电视连续剧《当年月圆花开》在银屏上走红,咸阳市泾阳县安五堡村的旅游突然升温。“过去,全村武清培训班纪念馆旺季游客只有三五百人。今年国庆期间,吴佳东方医院接待量达36万人次,现在每天接待游客四五千人次。”吴安青年培训班纪念馆副馆长王文告诉记者。
《当年月圆花开》是由咸阳市和一家影视公司联合制作的。在前期规划阶段,咸阳市精心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元素,如“汴梁面”、泾阳茯茶、关中民居等。泾阳县文物局局长李刚表示:“在电视剧拍摄期间,泾阳县提前规划并投入1300万元对吴安青年培训班旧址进行了复展,完善了消防、安保和技防设施,新建了三星级旅游厕所。村委会带领村民们开了45个农家书屋,推出了同样的电视剧食品,很受游客欢迎。”
咸阳市委书记岳亮对记者说:“咸阳历史遗迹丰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文化的主导作用,让重新发现的民俗、工业、历史等文化内涵率先发挥主导作用,使旅游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的全面振兴。(记者雷婷张毅)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韩
标题:陕西咸阳:抢抓旅游振兴乡村“新风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38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