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通办“大窗”设在家门口
本篇文章1584字,读完约4分钟
打破部门壁垒,合并业务窗口,加快分流,扩大大厅点……最近,江苏省宜兴市地方税务局会同国土房管部门推出了“房地产登记一窗口”服务,试图将窗口深入到乡镇,从而全面实现了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新购商品房登记,三至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他业务登记的目标。此后,宜兴市民对不动产产权证的处理由“一窗多投”转变为“一窗多投”。
大胆:服务窗口,四位一体,勤奋沟通,解决问题
据了解,过去宜兴市民要在查询、纳税、申报、登记四个窗口排队,分别提交四次材料,费了很大力气才办完手续。江苏省政府发布“5个工作日内完成房地产登记”的改革目标后,宜兴市地方税务局积极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及时与市国土房管部门协调,梳理了房地产登记的相关流程和资料,仅用3天时间就实现了房地产登记的“一窗受理、综合服务”。
据了解,宜兴市行政服务中心新增9个商品房交易综合窗口,每个窗口由1名地税人员、1名房管人员和2名房管人员组成,房管人员在收到信息后会将信息内部传递给地税人员和房管人员。随着资源的整合和流程的优化,纳税人从提交数据到处理的时间从近半天缩短到不到半小时。
群众排队少了,等待少了,这是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针对个别非住宅存量房屋交易、单位转让房地产、企业改制中房屋权属变更等难以当场完成的业务,宜兴市地方税务局督促中介评估公司将评估时间从原来的五天缩短到一个工作日,同时优化内部流程,避免多头管理,确保流转时间符合改革要求。各部门积极共享信息,确保平行办公“不掉队”,有了免费快递服务,房地产登记“只运行一次”成为现实。各种流程再造保证了“大窗口”的有序对外运行,充分实现了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新购商品房登记,三至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他业务登记。
稳步推进:进入公积金中心,分流提速
运行“大窗口”模式的第一周非常繁忙。除了满负荷工作之外,每个窗口都需要开通延迟服务,以确保业务在同一天得到处理。随着窗口工作人员之间默契配合的提高,一周后下班时基本上没有积压的业务,但工作人员在高峰时段的等待时间仍可能超过半小时,这肯定会降低“一个窗口运行”的效果。此时,政务中心的窗口分布几乎饱和,选择合理的方式分流业务迫在眉睫。
前不久,刘先生用公积金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小心"一起完成了二手房转让业务。原来,宜兴市地方税务局、国土资源局、房管局在公积金中心联合设立了一个业务窗口,为市民提供地税、土地、房管、公积金、商业银行等综合服务。他们还积极与商业银行协商,敦促银行在最短的时间内放贷,并力争在同一天在网上签署贷款,在同一天完成贷款,接受交易,纳税和登记在一个工作日内,并努力满足在五个工作日内获得证书的改革要求。
综合扩展:在家设立“大窗口”更方便,办事更少
经过前两步的调整,宜兴市区的房地产登记已在5个工作日内基本完成,但乡镇居民仍需到市区办理业务。我们如何通过房地产登记服务的“最后一英里”?事实上,早在开通一个窗口的初期,宜兴市地方税务局就派出相关人员到城市综合服务窗口熟悉业务流程和操作。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和协调,丁蜀镇便民服务中心率先建立了房地产交易登记综合服务网络。
10月23日,在宜兴市丁蜀镇便民中心二楼,王女士刚刚在1号窗口办理完房地产登记业务。她说:“今天,我们要求卖方办理二手房转让。到达后,我们在这个大窗口提交材料,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此外,我将在3到5天内收到短信通知,以获得证书。真的很方便。我过去常常开车20公里去市里的几个部门。我不能长时间完成它。我想我的头皮麻木了!”王女士的受益感是由于房地产登记“一窗服务”服务点从市行政服务中心延伸到乡镇便民中心。
据了解,“房地产综合服务点”向乡镇的延伸首先选择了宜兴市房地产交易量相对较高的丁蜀镇,然后丁蜀模式将陆续复制到宜兴市的其他中心镇,让群众告别了久违的烦恼,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标题:不动产登记:通办“大窗”设在家门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07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漂流”着的笔记本
下一篇:“一窗通办” 让纳税人少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