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英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
本篇文章899字,读完约2分钟
■蔡■我们的记者
11月中旬,四川省大营县卓通井镇甘平村的一户贫困户唐晓林(音译)早早地开始修剪和修剪花园里的桃树,为来年的增收做准备。年初,他的家人加入了镇上的翠口香桃乡村旅游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推动下,今年仅油桃一项就卖了2万多元。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唐晓林充满了信心:“砍掉今年的树枝,明年就丰收了。”
扶贫需要智慧。今年以来,作为四川省宣布的第一批乡村旅游强县,英国大力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以旅游业为主导,卓通景、金源、通县等乡镇相继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走出了“旅行社+乡村旅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新路。其基本特征是:挖掘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经济,带动农村旅游经济持续崛起,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例如,今年1月在卓通井镇万木桃源核心区成立的甘平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吸引了该村260多名种植者,其中73户为贫困家庭。穷人和非穷人都从事旅游业和相关行业和服务。今年3月,在为期三天的乡村旅游节期间,3万人来到该镇观光,收入超过100万元。
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开辟了农产品和乡村旅游产品走向市场的“最后一英里”。今年以来,通县乡在青椒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帮助下,进一步包装开发了一系列特色青椒产品,出口全国各地,产值超过2000万元。同时,通过旅行社引进“一日游”游客,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该镇计划在三年内使青椒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同时通过旅游合作社规划健康旅游,使更多的农民(贫困户)受益。
位于金元镇的香花海一直是四川省重点旅游扶贫景区。近两年来,已有近300户农户受益于海下花和瓜果的合作方式,所属的江官嘴村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尝到甜头的金元镇目前正计划建设一个1万亩的柠檬园、龙虾养殖等产业。通过建设金红路、关津路和金龙路三条优秀旅游线路,旅游业将发挥主导作用,农民(贫困户)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们希望通过探索‘旅行社+乡村旅游合作社+贫困户(农民)’的旅游扶贫模式,在旅游市场和农民产品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促进旅游产品的推广,帮助农民持续增收。大营县旅游局局长张美年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借助乡村旅游合作平台的整合和辐射,逐步实现22个贫困村的旅游覆盖,真正实现旅游扶贫和精准扶贫。
标题:四川大英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69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