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解读中央政治局会议: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加速
本篇文章938字,读完约2分钟
事件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评论
政策基调的转变表明了中央政府推进长期住房机制的决心。与去年提出的“加快研究,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相比,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这标志着住房长效机制建设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和加快。我们认为,从今年年初提出的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到继续推进公租房、公租房等公共住房建设,到19大重申“住房不投机”、“租购并举”,中央政府基于供应方的政策方向逐渐清晰,政策趋于理性。可以预期,长期机制将在未来有节奏地逐步完善。
为了实施长期机制,必须做三件事。建立长效机制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住房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公共住房覆盖率低;2)持有住房没有成本;3)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土地财政。其中,公租房建设是最迫切、最容易实施的,今年得到了大力推进。据估计,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来弥补目前的公共住房缺口(约3600万套)。在公有住房存量充足后,对商品房的限制性政策可以逐步放开甚至取消,由于市场化定价,价格将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梯度,这是开征房产税的成熟时机。房产税开征后,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的依赖将大大减轻,土地制度改革将得到有效推进。届时,城市土地开发将基本饱和,城市开发将进一步向周边郊区扩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公共住房建设将大力支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建。就短期和中期影响而言,公共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将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建筑,以保持强劲的复原力。我们估计,目前公房供给缺口对应的建设成本高达8.7万亿元,加上4万亿元的土地成本,总投资规模接近13万亿元,超过了目前全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
资本市场对政策的理解将变得更加成熟。对于地产股来说,这一政策并没有明显超出预期。预计随着产业调控政策的逐步合理化和稳定化,资本市场对政策的理解和解释将趋于成熟,未来政策方对市场情绪的干扰预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淡化。
风险:宏观经济正在走下坡路,抵押贷款金额急剧缩水。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中金解读中央政治局会议: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加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49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