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
本篇文章4360字,读完约11分钟
■燕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要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强调“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关闭,只会更加开放”,“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进行建设”,“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为中国未来的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因此,有必要深刻理解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背景,理解全面开放的重要内涵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全面开放的时代背景
当前,全球化的发展正在深化,全球化进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要求。
首先,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是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它促进了商品贸易、要素流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利益趋同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形成了“你有我,我有你”的格局。融入世界经济、进入国际市场是历史趋势,也是中国经济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全球化正面临挫折,中国应以自身的全面开放来引导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深入发展的。当前,全球化波折重重,反全球化浪潮汹涌,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动能,使得发展不平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凸显。此时,一些发达国家在对外开放和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停滞甚至倒退,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和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中国作为占全球人口近五分之一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的新兴国家,将对世界各国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中国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理念,更加包容和平衡的方向,更加公正和共赢的效果来引导经济全球化。
第三,在国际力量平衡的情况下,国际社会需要中国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导致主要国家综合实力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趋势。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占世界经济的38.8%,比2007年增长10.5%。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深刻影响了新时期国际关系的走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度话语权显著提升。一方面,国际地位的提升有利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需要中国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与其经济实力和发展阶段相称的责任。因此,中国需要全面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综合开放需要五种组合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不仅包括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还包括深度的深化、方式的创新和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总体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结合是开放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要经贸伙伴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2016年,不包括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到36.4%。与此同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也在不断增加。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2014年至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3.1万亿美元,占同期对外贸易总额的25%以上;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近500亿美元,约占同期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10。对外开放要求出口市场、进口来源和投资伙伴更加多样化。因此,在与发达国家保持密切贸易关系的同时,中国应进一步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贸易和投资布局。
第二,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开放领域的结合。目前,中国的开放领域仍然存在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品贸易上。制造业开放得更早、更广、程度更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货物贸易规模巨大,国际竞争力突出。相对而言,服务业开放滞后,服务贸易在规模和竞争力上落后于货物贸易。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对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和“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指明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均衡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发展方向。未来,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金融、保险、教育、咨询和医疗等领域有序开放。
第三,沿海和内陆边境地区在开放地点的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道路是沿着从沿海到内陆再到边境的顺序逐步推进的。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与14个国家通过陆地相连,这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地理优势。沿海地区首先享受到了开放红利,也为内陆边境开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内陆和边境地区的开放加快了。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西部地区占全国70%以上,人口比例接近30%,经济总量为20%。然而,对外贸易只占全国的7%,利用外资只占7.6%,对外投资只占7.7%。因此,有必要创造更加均衡的开放区位布局,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将内陆和边境地区从开放的洼地转变为开放的高地,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对外开放方向上“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全面参与全球市场合作与竞争,体现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中国应该坚持开放建设。一方面,引进资本,发挥其积极的溢出效应,引进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机遇,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攀登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今后,应努力提高吸引外国投资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加强创新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走出去,合理配置国内外资源,通过投资促进商品和服务的出口,从而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东道国经济实现与东道国的双赢发展。
第五,开放机制、初审和综合开放相结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是对外开放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进一步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开放促改革的新探索。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成为对外开放的开端。到2017年,中国自由贸易区已有11个试验区,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开展试验项目。首先测试的目的是形成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今后,要在现有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熟的经验,推动全国的全面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
五抓创建综合开放新格局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描述了全面开放新模式的总体构想。为了打造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着力点,有必要重点抓好以下五点。
首先,随着“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形成了海陆联动、东西互助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是未来对外开放领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遵循共建、共建、共享的原则”,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当前,要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不平衡状况的改善,形成海陆联动、东西互助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的建设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渠道,也给西部的开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今后,我们应着力于政策沟通、设施互联互通、贸易顺畅、金融中介和民众支持,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创新国际合作平台,将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和市场整合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是搭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全面开放的新平台。目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然而,缺乏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应给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这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激发了新的改革活力。今后,要更加大胆地探索更深层次的制度和制度改革,以国际先进规则为基准,加强改革开放的压力测试,形成制度创新的制度整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的延伸和升级,是目前全球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下一步,要促进商品、资本、人才等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充分整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创造新的高地。
第三,发展新的贸易形式和模式,建设贸易强国。自201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八年保持全球商品贸易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扩大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国际市场的总需求将继续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增长。但与规模和速度相比,中国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在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展开,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等新形式和新模式方兴未艾。中国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抓住新的机遇,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形成新的优势,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发展。下一步,我们需要重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市场采购贸易,逐步形成大型专业市场集群;创建综合外贸服务平台,培育和扶持中小外贸企业;同时,参与新格式、新模式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建设,为中国贸易发展形成新的动能。
第四,大力放宽市场准入,改善经营环境。中国连续25年在引进外资方面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13年至2016年,中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0.1万家,实际外商投资5217亿美元。同时,外商投资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审批制到备案制的重大变革。在现阶段,中国的投资应侧重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合法和可预测的商业环境。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所有在中国注册的企业都应得到平等对待。为此,下一阶段应重点实施:加快制定统一的国内外投资法律法规,实现外资国民待遇;完善“入境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
五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形成全面开放的网络。中国已经从资本进口国转变为资本净出口国。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平均每年27%的速度增长。到2016年,外国投资流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的海外资产已达6万亿美元左右。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些做法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要创新外国投资方式,促进国际能力合作,形成贸易、投资和融资、生产和服务的全球网络。下一步,要着力优化外资结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国际能力合作,推动中国的能力加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向世界;建设海外经贸合作区等开放平台,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和中国全球产业布局的需要,实现合作共赢;引导企业在海外并购和联合投资中打造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作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
标题:着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41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智能照明2.0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