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五”与中国“双11”:网购时代的全球叙事
本篇文章1344字,读完约3分钟
张经伟
美国感恩节后,商家打折和消费者购物的狂欢将持续到圣诞节。在这个假日销售季节,最热闹的是感恩节后的黑色星期五。今年,美国黑色星期五和感恩节的网上销售创下新高。消费者购买了高折扣商品,并在移动设备上购买了更多商品,这是重要节日的良好开端。美国在线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感恩节的网上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中国的“双11”相比,日销售额要差得多。今年,中国“双十一”的总交易额达到2539.7亿元,是“黑色星期五”的5倍。相比之下,今年美国实体店的销售额下降了。
美国黑色星期五和中国双十一的网上销售具有全球化效应,但与中国双十一相比,美国黑色星期五要差得多。中国的“双十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零售嘉年华。从中国各地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从日本和韩国到东南亚,近200个国家庆祝了光棍节。国内外100多万商家开通了线上线下购物渠道,真正实现了中国愿景的互联互通。全球化时代的“双十一”被舆论界誉为全球商业的“奥运会”和中国商业文化的圣诞节...这是中国在大数据时代引领全球经济的标志,也是中国作为对全球经济贡献最大的国家的写照。
美国“黑色星期五”今年吸引了1.64亿人参与,但“黑色星期五”实体店的客流量下降了不到1%,行业最初预测降幅更大。这意味着中国的电子商务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消费模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美国,尽管网上消费增长迅速,实体店消费仍然有很大的粘性。因此,尽管美国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发起者,但中国是网上购物时代的领导者。
中国的“双十一”、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等。,这两个主要消费国在电子商务购物方面也表现出一体化的趋势。中国的“双11”,美国企业都参与其中;在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包括天猫和京东在内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中国网民也可以在黑色星期五不出门地参与购物狂欢。
美国和中国都迎来了节日销售嘉年华。从“双十一”到“黑色星期五”,从“双十二”到圣诞购物,再到春节零售盛宴,电子商务和网民成为购物盛宴的主角。当然,实体店也将在不同的经济体中发挥自己的市场作用。
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迎来了新一轮经济复苏。然而,这一经济周期不是简单的市场周期,而是消费模式的更新。正是中国主导了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终端和世界上最发达的移动支付工具,形成了一个竞争有序的电子商务平台环境,同时也有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消费力已经从传统模式转向网络模式,在互联网+整合之后,一种共享性、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零售模式已经形成。
作为美国互联网消费的先驱,电子商务销售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作为一个传统的消费大国,拥有先进互联网技术的美国仍将挖掘电子商务销售的潜力。在新的经济周期中,中国和美国在整合和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方面有着最大的共同点,这也可以为全球新的消费模式提供一个模式。
在刺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不能总是被增加,贸易总是遇到各种障碍,只有消费才有持久的力量。此外,通过互联网可以突破传统消费的壁垒,实现网上销售的互联互通。中美网上购物的融合为新经济周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标题:美国“黑五”与中国“双11”:网购时代的全球叙事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33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微路贷”受热捧G7“跨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