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者数量激增至60余家 业内直言最多存活3、4家
本篇文章1473字,读完约4分钟
在向新能源汽车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制造汽车的新动力在不断增加,并且在过去的两年中呈激增趋势。11月23日,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许大泉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根据博世的统计,目前中国有60家新的汽车制造企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博世中国认为,新的汽车制造企业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博世中国23日专门举办了“汽车制造新力量技术博览会”,邀请了约30家新的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交流。
但是对于新车制造商来说,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徐大泉告诉记者,零部件制造商对这些新车制造商的风险有明确的评估,他们主要的合作方式是向新车制造商提供成熟的产品,而不是轻率地采取联合产品开发的模式。“很难预测哪些公司能够成长起来,因为这在一开始是完全看不见的,只能从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反应来预测。”徐大泉告诉记者。
SAIC前首席财务官、SAIC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谷峰于今年年初正式加入爱知益威,成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谷峰当天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新的汽车制造企业正在蜂拥而至,但最终淘汰率可能非常惊人。“新的汽车制造企业最终将不会死于资本问题,而是死于产品问题。我相信未来可能只有3-4家新车公司能够生存。”谷峰说。然而,一位参加会议的业内人士表示,乐观预测是3-4家公司将会幸存。“如果你能生产1-2家成功的公司,那已经很不错了。”
目前,一些汽车制造项目已经逐渐退出。例如,2014年推出的地平线汽车,目前还很难看到新闻,但之前已经透露,它吃过一顿分手餐。即将消失的ppt汽车制造鼻祖兰杰汽车(Ranger Auto)被西拓工业集团(Xituo Industrial Group)收购,在互联网汽车制造领域广受欢迎的乐视汽车(LeTV Auto)也因融资困难成为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反面典型。
泰伯在2015年停止了其汽车制造计划,成为第一家互联网汽车制造公司倒闭。淘汰已经开始了。
博世认为,未来的出行趋势将集中在四个方面,包括电气化、自动化、互联互通和多种出行方式。根据博世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2000万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博世为电气化时代的到来进行了大量投资。根据之前的计划,博世每年投资4亿欧元,2000多名博世专家正在进行电气化研究,并获得了30多家汽车制造商的订单。中国新的汽车制造大国将是四个现代化的有力实践者。
截至目前,共有15家新车生产企业获得了新型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分别是BAIC新能源、长江汽车、未来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闵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杜云新能源、郅都、苏大、何忠、蓝达、江淮大众。其中,原有传统动力汽车制造商8家,零部件制造商3家,低速电动车改造企业1家,汽车设计1家,能源供应商1家。相关统计显示,15家合格新能源汽车企业产能约为117万辆。
没有人进入互联网企业背景下的新型汽车制造大军。事实上,获得新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格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如上所述,企业还需要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评估,才能将产品列入《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而销售和许可车辆。
今年6月,中国开始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格的申请。据媒体报道,审批将暂停至少3-6个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复苏的迹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重新审查资格审批和升级相关技术条件。目前,如威来汽车、肖鹏汽车等。选择了贴牌生产模式。新车制造商的未来发展可能不会真正看到一些趋势,直到2018年,这种产品逐渐落地。
标题:新造车者数量激增至60余家 业内直言最多存活3、4家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28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