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无形之手”助世界能源体系转型 各方代表在波恩气候变化大会
本篇文章2739字,读完约7分钟
最终,自然会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对人类的不作为进行有力的“反击”。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一直在增加。八月底开始肆虐美国的一系列强飓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飓风引发的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当地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和暴力冲击。诚然,巨大损失背后有许多人为因素,如早期预警系统、缺乏灾后援助和不完善的保险,但归根结底,使飓风更加猛烈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
尽管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所有国家的共识,但国家间的利益博弈给团结与合作增加了不确定性。随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气候变化合作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虽然美国总统在宣布退出时留有余地,说他希望重新谈判《巴黎协定》,以便为美国获得一个更公平的协定,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入《巴黎协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他国家并不同意这一提议。
继续在波恩未竟的事业
备受瞩目的气候协定《巴黎协定》于2015年签署并通过。仅一年后,《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生效,这在时间上非常有效。然而,从“有效”到“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将比2005年降低26%。然而,现任总统特朗普显然对奥巴马的这一承诺视而不见。奥巴马不仅单方面“撕毁”了《巴黎协定》,还致力于重振美国的化石能源产业。
紧张的情绪一度蔓延,一些人担心其他国家会效仿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这将引发连锁反应。然而,幸运的是,这种担忧并没有实现。今年9月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呼吁全面落实《巴黎协定》。
“我们呼吁所有国家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原则,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全面执行《巴黎协定》,并敦促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宣言》指出。
在此背景下,第二十三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于2017年11月6日至17日在德国波恩举行,斐济担任主席国。波恩气候变化会议的主要目标是继续讨论《巴黎协定》的执行细节,增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尽管特朗普宣称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但美国仍派出谈判代表参加气候会议。更重要的是,虽然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根据联合国相关法律,美国要到2020年才会正式退出,这意味着美国仍然是《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之一。此外,叙利亚代表在波恩气候变化会议上宣布,他将加入《巴黎协定》,这使美国的处境更加尴尬。
市场机制有利于发展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减少碳排放是关键内容之一。一方面,各国可以通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来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碳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并且可以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监管。
所谓碳交易,即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商品,合同的一方通过向另一方支付获得减排金额,买方可以用购买的减排金额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欧盟是建立碳排放市场的“领导者”。记者了解到,欧盟在2005年建立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排放交易制度是欧盟气候政策的核心,它提供了一种基于配额交易以最低经济成本实现减排的方法。ets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系统。
中国在借鉴欧盟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谢振华在波恩气候变化会议上表示,目前,中国碳市场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启动工作已经就绪,并已进入审批程序。
事实上,除了利用碳排放交易市场,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绿色投资、发行绿色债券、发展绿色金融等方式,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并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其中欧洲投资银行(eib)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悉,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绿色债券,开启了绿色债券市场。自那以后,欧洲投资银行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达到了200亿欧元,它们被称为气候敏感债券,支持11种货币,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者。
世界能源消费继续转变
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重要手段,而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也是关键。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已经宣布将逐步放弃和禁止销售内燃机车,转而开发电动汽车,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能耗转型案例。国际能源机构(iea)在其最新的《2017年世界能源展望》(以下简称《展望》)中指出,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在经历四大变化:第一,清洁能源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下降。自2010年以来,新建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000591,诊断库存)降低了70%,风力发电成本降低了25%,电池成本降低了40%;第二,能量是连续通电的。2016年,全球消费者的电力支出与石油产品基本持平;第三,服务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增加;第四,在当前油价较低的情况下,美国的页岩气和致密油仍具有很强的开发弹性,这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的地位。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展望》进一步指出,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成本最低的新一代能源,占全球电厂投资的三分之二。到2040年,太阳能将成为最大的单一低碳发电能源。届时,所有可再生能源将占总发电量的40%,其中欧盟可再生能源将占新建发电量的80%。
事实上,欧盟一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其中德国被普遍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之一。然而,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并不那么容易。据彭博社报道,德国对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的投资使这些能源满足了该国约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其目标是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40%,高于欧洲和美国作为一个整体的目标水平。然而,令人不安的是,目前德国约40%的能源供应来自煤炭,高于其他欧洲国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德国放弃使用核能的政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德国政府打算逐步关闭污染严重的煤电厂,有利的条件是德国的失业率已经创下历史新低,并且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煤炭行业的工人有很好的机会进入其他行业。另外,目前的电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关闭燃煤发电厂不会在短期内显著提高用电价格。
综上所述,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正在尝试各种方法来实现减排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能源转换仍在进行,但现在谈论完全放弃化石能源还为时过早。
标题:应对气候变化 “无形之手”助世界能源体系转型 各方代表在波恩气候变化大会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64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