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推动15家企业提质增效 重点企业引领区域经济加速跑
本篇文章1399字,读完约3分钟
中信重工(601608,诊所单元)的员工正在测试消防机器人(300024,诊所单元)。新华社记者李安社
重点企业是转型发展的“领导者”,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河南省洛阳市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基础条件优越、市场认可度高、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为了加快实体经济的振兴,洛阳市政府近日发布了《洛阳市重点企业质量提升和多元化试点行动指导意见》,提出要以15家重点企业为试点,到2020年,试点企业的创新能力、改革力度、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将大幅提高,企业销售收入将翻番,引领洛阳转型发展,打造带动河南发展的新增长极。
示范,重点企业为试点
近日,中信重工开发的50个消防机器人在东营公安消防队经济开发区大队投入使用。
中信重工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扩张的“两轮驱动”。机器人是中信重工过去两年的亮点新产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重工的营业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利润和收款总额实现了“翻一番半”。
中信重工是15家质量提升和多元化试点企业之一。
据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产值大,产业集中度高,重点企业示范效应强。洛阳市依托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从全市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及有色金属、高端石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中,选择中信重工、洛阳莱科轴承、普乐科(603566)生物科技等15家重点企业作为试点,开展质量提升和多元化行动。到2020年,这15家试点企业的总销售收入将达到3140亿元,比2016年增加2000多亿元。
发展,包括质量和数量
质量改进与倍增,一手抓质量改进,一手抓倍增,相辅相成。
“量”的倍增需要“质”的飞跃。
根据《意见》,创新应被视为第一推动力,创新应成为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升级和设备改进的推动力。洛阳将进一步完善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资源整合,促进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
多元化发展是实施质量改进的目标。
洛阳将通过深化企业服务、加强政策支持、创新发展模式和设定指导目标,力争到2020年试点企业的经营业绩、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和创新活力比2016年有更大提高。特别是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探索新的商业形式等方面。十五家试点企业将成为洛阳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军者,成为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服务,搞好“加减”
目前,洛阳市已经成立了洛阳市重点企业质量提升和多元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团队成员包括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金融等部门,整合各方力量,在要素保障、项目建设、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服务协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深化企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首先是“减负”,即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减轻企业税负和电价的政策措施,努力降低企业成本和税负。二是“增加”服务,即加强要素保障,实行三种工作机制:受理和处理企业反映的问题,促进和监督企业处理的问题,评估企业服务。支持企业项目建设,优先安排省市重点项目管理,享受重点项目优惠政策。
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提质增效”试点行动,洛阳将充分发挥试点企业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促进产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压倒一切的发展格局。(经济日报记者夏先清通讯员孙)
标题:洛阳推动15家企业提质增效 重点企业引领区域经济加速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59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江南嘉捷连续9日一字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