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1批次食品不合格 其中6批次饮用水细菌超标
本篇文章1056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6日-记者从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最近对12种食品的588批样品进行了抽样,其中577批为合格样品,11批为不合格样品。
其中:132批肉制品,2批不合格;126批饮料,6批不合格;79批水产品,1批不合格;36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不合格;31批炒货和坚果及坚果制品,1批不合格;加工粮食产品85批,食用农产品20批(000061),速冻食品28批,可可和烘焙咖啡产品12批,乳制品15批,糖果产品11批,蔬菜产品13批,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不合格产品为:江苏袁春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袁春水晶摇号,由江苏永辉超市(601933)有限公司镇江朱芳路分店销售,菌落总数超标;
江苏永辉超市有限公司镇江朱芳路分店销售的江苏镇江远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晶肉已经超过菌落总数;
宜兴市新街横九山泉水净化厂生产的蓄能山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爱尔雪饮用无锡爱尔雪纯净水厂生产的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无锡市海洋膜水处理厂生产的饮用水由于绿脓杆菌超标。
宜兴龙凤山泉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宝泉天然泉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宜兴市二康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二康天然山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沭阳米源纯净水有限公司生产的瓶装饮用水,名义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苏果超市(扬州)有限公司销售的古田金乡食用菌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生产的鲜紫菜二氧化硫残留超标;
苏果超市(连云港(601008))有限公司销售的东台苏北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苏北油菜籽油中的苯并(α)芘超标;
南京三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南瓜子的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该南瓜子由南京江宁区桥益食品公司销售。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这种细菌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过量饮水可能是由于个别企业未能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或包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不到位。
苯并[a]芘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稻谷、糙米、小麦、小麦粉、玉米、玉米粉(粕和片)、熏制、烘烤和烘烤水产品中苯并[a]芘的最高限量为5.0μ g/kg。油脂及其产品中苯并[a]芘的最高限量为10微克/千克。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油脂储存和干燥不当,造成了环境、包装、机械收获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生产中关键工序控制不当。
标题:江苏11批次食品不合格 其中6批次饮用水细菌超标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97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