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不熟:广州的征程是星辰与大海
本篇文章4958字,读完约12分钟
来源:都市战争文本:孙是陌生的
在过去的两天里,许多读者想让我谈谈那枚邮票引发的“广州-杭州之争”。我的观点是明确的。杭州和深圳很棒,我经常表扬他们。然而,广州的旅程并不是我们面前的小弟弟,而是遥远的星星和大海。途中,它将经过北京和上海。
近年来,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唱衰”,广州人喜欢用“三宝”来振奋自己,但我觉得这个口号还是太过务实,没有太多的凝聚力和刺激性。直接成为第一名更好——成为第一名难吗?
广州从未获得历史第一名。自唐代以来,广州港(601228)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和中西海上贸易的核心城市。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只对广州的一种贸易关闭,从而取得了广州百年的统治地位。到了民国时期,广州被上海取代,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但它仍然是中国商业文明、进步思潮和民族革命的中心。以广州为大本营的北伐成为时代最强的声音。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广州的独特价值再次爆发。“东南、西北、富庶到广东”成了时代最强的声音。广州的黄金开采机会远远超过了北京、天津和上海,这再一次成为一场独特的表演和一个领导者。这是这座城市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广州的传媒业轰动了全国,流行音乐传遍了全国,外国公司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内地省份蜂拥到广州开设常驻办事处,全国各地的人都学会了粤语...
回顾中国2000年的历史,如果你想把一个城市描述为“永恒”,那么没有人比广州更值得拥有它。历史的多次造访证明了岭南的伟大魅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州的辉煌能够重现,回到历史的巅峰。
我对广州的信心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变革的伟大时代。中国经济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全国13.7亿人口中有42.6%尚未进入城市,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还远未完成,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还远未确定,城市地位随时可能发生洗牌。就连北京和上海也不舒服。
这是大变革时代的独特福利。如果是在城市化已经完成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区域发展模式已经固定,城市将没有机会重新洗牌。
目前,中国不仅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还处于大规模城市化阶段。农村人口和中小城市人口将源源不断地涌向大城市,给大城市留下至少2亿空人口增长空间。这2亿新增人口的再分配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2.位于一个超级人口大国。放眼世界,在一个人口不到1亿的经济体中,基本上只有一个大城市,但一个人口大国的区域发展必须是多中心的。中国、美国和印度同时有许多大城市,这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家的独特福利。
中国人口达到13.7亿,相当于140亿美元的人口经济,至少可以发展14个超级城市。这不仅是广州的机遇,也是武汉、郑州、长沙、成都和济南等省会城市的机遇。超级大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所以广州必须大胆自信。
3.有巨大的经济腹地作为后盾。与许多竞争对手不同,广州不是一个单一的城市。其背后是中国经济密度最高、发展势头最好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这个地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8,财政总收入(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约占全国的1/7。本外币存款(不含港澳)约占全国的1/9。胡润百富榜上的人数(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约为100人。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城市想要挑战广州的地位,它必须首先挑战其背后巨大的经济腹地。
2015年,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在2010年超越东京都市圈,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圈。目前,这四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472亿元,相当于北京的2.2和杭州的4.6,但总面积只有15700平方公里,小于北京或杭州的面积。
巨大的经济腹地为广州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支撑着广州成为全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其机场吞吐量、火车客运量、地铁客运量、快递业务和货物运输总量位居全国前三。
交通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广州是中国不缺交通的城市之一,也是受欢迎程度和财富最少的城市之一。工业潮流日新月异,各种“新经济”都是快速发展的消费品。只有流动的优势才能永远保持城市的青春活力。
4.催生新千年的顶级商业环境。什么是商业环境?举个例子来理解,互联网上有一个时髦的词叫“投资山海关”,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北方一些地区的契约精神很差,老板们不谈诚信,南方人敢去那里和他们做生意。相反,人们一般喜欢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做生意,不是因为这些地方有煤、金和黑土地,而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政府和人民是可靠的,他们在那里的投资是一定的,他们可以有信心和他们做生意。
一个地区的商业环境好不好取决于外国人是否敢于投资和与当地人做生意。广州作为新千年的商业之都,已经渗透到这个城市的语境中,同化了来到这个城市做生意的外国人,共同营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态商业环境。内陆城市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挑战这种“软实力”壁垒。
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广州的城市气质不高,但城市的本质魅力并不引人注目,而是泰山不注重细土、河流不选择涓涓细流的包容性。人们普遍认为,在这个城市里,人们很容易生存和赚钱。珠江新城有神奇的建筑经济,黄埔、南沙、增城、花都支撑的大型工业体系,各种毛细状的小企业、小创业公司遍布街头。这种包容性和丰富性是中国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
5.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的基础。许多无知的自媒体编辑经常用“衰落”这个词来形容广州,但一个典型的衰落地区应该是美国的五大湖、德国的鲁尔和中国东北的铁锈地带,这反映在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外流、商业萧条和房价下跌上。再看广州,经济、人口和房价仍在高速增长,没有下降的迹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广州的gdp与北京和上海的差距一直在缩小。1990年,广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上海的40%。到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2%,2016年达到71%。2017年上半年,广州的gdp增长也超过了北方。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广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一直高于北京、天津和上海。
第二,人口仍在高速增长。2016年,广州被各种媒体“贬低”。然而,今年广州的常住人口增加了542,400人,居全国第一位,外国常住人口也增加了379,400人,远远超过北方和内地。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三,房价暴力弥补了上涨。早些时候,一群房地产投机者唱到了广州。他们认为广州的房价没有爆发力。然而,从2016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广州的房价暴力弥补了涨幅,接近与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深圳持平。我认为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没有人用房价来“黑”广州。房地产投机者常说,房价是一个城市未来的资本估值?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广州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些都是我坚定地看着广州的原因,但话说回来,不管这块地有多好,都必须配备好犁。广州要想在北方以外取得巨大的成就,光靠良好的客观条件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城市运作能力。总之,事物是人为的。根据我个人的观察,我给出一些肤浅的策略如下:
1.继续扩大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超过北京和上海。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总量领先。广州市现有常住人口1404万,接近一般规定的目标值(到2020年控制在1800万以内)。与北京和上海严格的人口控制相比,这是广州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离2020年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广州完全有资格效仿深圳、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进一步降低户籍门槛,吸纳胸怀宽广的人口。不要太担心增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在第二生产时代,人们跟随工业,而在第三生产时代,工业跟随人们。只要人们被吸引进来,他们自然会吸引投资,推动消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然后吸引更多的人。
广州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高于北京和上海。只要允许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未来5到10年内就有机会超过北京和上海的gdp。对广州来说,这将极大地提升其综合地位,对整个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价值。
2.大力引进人才,缩小与北方在经济素质上的差距。事实上,经济总量超过北方并不难。例如,广州和佛山的中心区已经合二为一,可以说是一个城市。这个广佛联合体(其人口与北京一样)在gdp水平上已经超过了北方,但这只是gdp的超越。其产业结构、工资收入、财政收入、本外币存款、专利数量、上市公司数量、R&D投资等结构性数据与京沪仍有较大差距
北京和上海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是因为它们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广州要想在经济素质上超越北方,光靠海上战术是不够的,还要有人才战略,努力吸引中国最优秀的人才。目前,北京和上海的户籍政策仍在收紧,房价在飙升,人才溢出的动力很强。这是一生一次的机会。广州为什么不借此机会敞开大门,冷静地接受来自北京和海外的人才呢?
人才是一切高质量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它比一切硬件设施如大空港、大陆港和大海港都重要。
3.与深圳携手共创辉煌。珠江三角洲的人们一定听说过广佛和深莞的城市化,但很少听说广深城市化的倡议。为什么?一方面,因为它们彼此没有边界,另一方面,它们可能是由于网关的隐现视图。但是今天,广州已经把它的摊位扩展到南沙,深圳已经把它的发展重点转移到前海和宝安。他们真的被水隔开了,他们完全有资格谈论“城市化”。
许多评论员习惯于将广州和深圳视为竞争对手。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短视的观点。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粤港澳经济重心汇聚到珠江口的过程中,广州和深圳迟早会融合在一起,成为你我共同的广深都市圈。未来,广州和深圳的关系就像越秀到天河,浦西到浦东,共生的意义远远大于竞争。
如果广州和佛山联手,它们只能在总量上超越北方,而广州和深圳联手,它们可以在总量和质量上实现对北方的双重超越。目前,广深科技(000021)走廊已纳入省级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已纳入国家战略。省政府和国家层面都将推动广州和深圳共同创造伟大的成就。
这就要求广州成为省会城市的“老大哥”,在交通网络整合、基础设施共建、科教文卫资源共享、同城社会保障、产业政策系统化等方面加快广州与广州的合作。
4.重点培育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潮流日新月异,各种“新经济”都是快速发展的消费品。如果错过了一波,就会有另一波。只要一个城市有交通和人才聚集的优势,它总能抓住一波机遇,翻开新的一页,重新开始。在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广州并不像北进那样耀眼,而是有很多产业浪潮,比如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这取决于广州能否把握住。
目前,广州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深入布局,许多科技集聚区如科学城、大学城、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中新知识城、南沙自由贸易区已经开始显现明显迹象。
5.大力投资办学,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实力。大学几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大顽疾,这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人才吸引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远离北京和上海的主要原因。在几个月前刚刚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名单中,广州又尴尬了。广州的一流大学只有三所,不仅少于北京和上海,也少于南京、武汉、Xi、成都、天津等城市。一级学科只有18个,约为北京的1/10,上海的1/5,南京的1/2。
广东经常与美国最大的州加州相提并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可比性。特别是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加州,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取得了与美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东海岸同等的成就,对广东有很大的启示。作为广东高等教育的中心,广州应该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努力尽快打造与其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科教实力。
摘要:
对于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和一个拥有市场经济体系的超级大国来说,一线城市的地位不是由国家决定的,而是在市场中努力工作的。
例如,国家对一个城市行政级别的最高认可是直辖市,但不是每个直辖市都成为市场认可的一线城市。国家也发布了规划八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文件,但不是每个“中心城市”都有国家影响力。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一些区域发展目标,但成败的唯一考验是市场。
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能比广州这个“千年商业之都”更能适应游戏规则,更能体会市场经济的魅力。在充满魔力的岭南,在决心远航的中国,在全球化的星空超级舞台,广州的旅程应该是星光与大海。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孙不熟:广州的征程是星辰与大海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86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