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日本竞争力下降的缩影
本篇文章1537字,读完约4分钟
陈洪滨半导体是高科技的核心。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在全球半导体工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它作为一个主要科技国家的地位就无法讨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急剧下滑反映了日本在当今世界高科技产业中的尴尬处境。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一度闻名于世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遥远的地方。半导体行业的全面崩溃可以说是日本经济整体竞争力下降的一个缩影。
早在1955年,东京通信工业有限公司(索尼公司的前身)就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推出晶体管收音机,并率先推动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便携性。此后,它相继开发了具有复杂电路的电子器件,如晶体管电视和计算器,这促进了半导体工业的快速发展。在1988年和1989年的高峰期,日本的半导体工业占据了世界的一半,这使得欧洲和美国远远落后。在十大公司中,日本有六个席位,而日本电气、东芝和日立位列前三。但是现在,日本半导体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急剧下降到7%,只有东芝(排名第八)留在了前十名。接下来,随着东芝出售内存部门,这一比例将继续下降,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东芝将退出前十名。在那些日子里,让对手很难照顾的力量早就消失了。
半导体是高科技的核心。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在全球半导体工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它作为一个主要科技国家的地位就无法讨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急剧下滑反映了日本在当今世界高科技产业中的尴尬处境。
当时,由于日本半导体产品的威胁,美国只能通过政府间谈判迫使日本做出让步。1991年,美国和日本达成的半导体谈判协议明确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从10%增加到20%。尽管该协议在实施五年后到期,但美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在1996年如期达到20%。那时,dram的主要用途从虚拟机变成了个人电脑。因为英特尔的奔腾在全球市场很受欢迎,美国制造商已经落后了,所以他们不需要用一个单一的协议来压制他们的竞争对手。
由于硅谷泡沫的破裂,日本半导体制造商在20世纪90年代末陷入低迷,所有主要制造商的业绩都出现了大幅下滑。1999年,日立和日本电气联合成立了阿比达存储有限公司,以避免双方的损失。2003年,公司吸收了三菱电机的内存部门,而富士通和东芝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退出了通用戏剧产品市场。
日本半导体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不是与美国签订的半导体协议,而是对大趋势的无知。
首先,他们没有意识到韩国制造商(主要是三星)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末,三星凭借其价格优势,开始在个人电脑所需的半导体产品市场蓬勃发展。日本制造商仍在努力应对该产品的功能优势,但消费者不再看重过多的功能,因此三星自1996年以来一直与日本公司保持同步。
1997年后,三星继续增加投资,抛弃了日本竞争对手。同时,三星也非常重视从日本企业中挖掘生产和技术人才。三星在最初阶段吸收了日本公司的技术,但这不是日本公司失败的根本原因。关键是对方总是有强烈的危机感,而日本公司总是无缘无故地感觉良好和霸道。没有骄傲的士兵是不败的。
此外,日本政府和整个半导体行业在应对这一问题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当时,由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极高,各个企业单独投资,这不仅使企业无力回天,而且明显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1976年,日本通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组合”。据此,国际贸易工业部将许多企业捆绑在竞争关系中,成立了“前沿技术R&D公司”,领导了日本国内dram产品的研发。
包括10家日本公司和三星在内的11家公司是新公司的成员,他们正在开发300毫米晶圆。当时三星也包括在内,显然是因为日本根本不认为三星会成为气候。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一个骗局。四年后,经过11家公司技术人员的不断发展,日本10大公司无所作为。2001年,三星在全球率先推出300毫米dram。虽然两年后,日本阿比达公司成功开发了这一产品,但它已经落后了。
2002年,在日本经济产业省的领导下,日本政府投入315亿日元积累了各企业的原始R&D,并在日本电气公司的研究所内形成了一个统一的R&D平台,称为“半导体村”,以增强竞争力。然而,nec立即建立了自己的工厂,所以所有的企业纷纷效仿,这一努力再次落空。此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协调关系破裂了。
然而,走自己的路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圆圈又回到了团结的道路上。2003年,日立和三菱电机联合成立了瑞萨科技公司。为了与之竞争,东芝和富士通也开始合作和谈判。然而,nec在2010年加入了Renesas。富士通不得不在2015年将其R&D部门与松下合并,成立一家新公司。这种分裂、分裂、抛掷,涉及无数的能量,却未能增强竞争力。
如今,东芝想出售其存储部门,但经济产业省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拒绝让外国投资者染指。通过以行政权力干预市场,日本政府显然没有从半导体行业过去的失败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作者是著名的日本问题专家)
(编者:彭爽)
标题:半导体:日本竞争力下降的缩影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86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