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财政部将发行20亿美元国债
本篇文章939字,读完约2分钟
10月11日,财政部宣布近期将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其中5年10亿美元,10年10亿美元,发行后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从历史上看,中国财政部从1993年到2004年发行了12期美元国债,累计规模达67亿美元。从发行期限结构来看,6期10年期品种的总金额为46亿美元,1期7年期品种的总金额为3亿美元,3期5年期品种的总金额为16亿美元,截至目前,全部已按期支付。目前只有两种股票债券,即1996年1月发行的100年期美元债券和1997年10月发行的30年期美元债券,每种债券的发行规模为1亿美元。
此次重启海外美元债券发行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有效提振海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和主权信用的信心。今年5月24日和9月21日,穆迪和标准普尔相继下调中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引发市场争议。然而,市场表现并不令人震惊,中国离岸债券的数量、认购状况和利差水平没有明显的负面变化;中国10年期和5年期主权债务违约互换(cds)息差继续下降,而主权评级较高的一些发达经济体的cds息差高于中国。这充分反映出国际评级机构低估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弹性,低估了中国政府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决心和能力,没有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看待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第二,努力改善中国美元债券的基准利率曲线结构。由于中国美元国债规模小、期限长、活跃度低,对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信用债券定价基准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此次发行后,市场规模明显扩大,形成了10年、5年等主流期限品种,为中国企业海外美元融资形成了强大的定价基础,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和项目融资。
第三,积极推进中国主权债务多元化和离岸债券市场建设。与历史上“外汇短缺”时代发行美元债券引入国际资金的“高成本”不同,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为3.1万亿美元,远远高于1993年底的200亿美元和2004年底的6000亿美元。因此,发行美元债券可以更加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离岸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在中国政局稳定、经济稳定、改革转型稳步推进、金融风险持续化解的背景下,中国财政部发行的20亿美元主权债券将积极吸引国际投资者认购。(作者:蔡喜阳,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分析师(601988))
标题:新华社评财政部将发行20亿美元国债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37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