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建议:应及时下调存款准备金 探索多层次存款准备金制度
本篇文章1055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STCN)9月28日,
证券时报记者孙伟
9月28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601988)在北京发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关于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形势,《报告》认为,在第三季度,由于房地产、环境风暴和季节性因素的紧缩效应,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复苏势头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有所减弱,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展望第四季度,新动能将强劲增长,企业利润将继续提高,中国经济整体将保持稳定运行。预计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7%,全年增长6.8%。
在货币政策展望方面,报告认为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前瞻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首先,报告建议存款准备金应及时下调,并探索多层次存款准备金制度。尽管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地位有所削弱,但其增长率的快速下降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要采取前瞻性措施,促进货币供应量增加,适时适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缓解流动性压力。更多地依赖没有抵押品的临时流动性工具(tlf)作为货币政策的长期选择,并在月底和季度末缓解资金短缺。
从长远来看,报告认为有必要加快构建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应对货币创造机制的根本性变化。具体建议:第一,将现有存款准备金分为两级。第一个文件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准备金率可考虑为7%),第二个文件是监管存款准备金(准备金率可为10%),允许商业银行使用第二个文件作为抵押品向央行质押融资。二是增加信用贷款,融资额度上限为规定存款准备金。三是与银监会协调,批准将上述资本额度纳入流动性覆盖率(lcr)指标,并将其视为合格、优质的流动性资产。
其次,优化基础货币供给模式,增加中长期资本投资。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机制已经从以前的外汇投资转变为中期贷款机制(mlf)和其他新的政策工具。与RRR减赤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新工具具有成本高、期限短、回收期限长的特点,这使得银行越来越依赖央行的同业拆借和公开市场操作来整合资金。银行的流动性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贷款的意愿和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基础货币的供给模式,加大抵押补充贷款(psl)等中长期贷款资金的投入。
此外,报告建议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为正常的资本外流开绿灯。经过两年的新一轮汇率改革,市场对汇率波动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这为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提供了重要的空空间。我们应该把握资本控制的程度,根据国内经济运行和市场主体的需求,为正常合理的资本流出开绿灯和提供便利。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标题:报告建议:应及时下调存款准备金 探索多层次存款准备金制度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75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