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与茶的科技融合助鲁企突破传统地理界限
本篇文章1955字,读完约5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杜洋即墨报道
"它不适合在山东北部种植茶叶."这是《经济导报》记者经常听到的说法,就连青岛北茶老徐茶业有限公司“光伏茶”项目负责人李伟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李伟不仅在吉林、山东北部,还在干旱的宁夏和其他地方种植茶叶。
茶叶种植突破了传统的地理界限,是十八大以来山东农业的科技成果之一。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发现,拥有“科技之翼”的茶树不仅能“飞”遍北方地区,还能突破行业缺乏标准化的瓶颈,至少“是产品标准化的探索”。
光伏与茶叶的技术集成
在负责“光伏茶”项目之前,李伟在青岛种了五年茶。在他看来,北方的气候不适合茶树的生长。“这里的气候比南方更干燥、更寒冷,所以传统露天种植的茶树最多只能长得这么高。”李伟用手为《经济导报》记者测量了不到40厘米的高度,而他周围的茶树差不多有1米高。
为什么青岛的气候不适合茶树的生长,但却成了主要的茶叶产地之一?著名茶人、茶叶品牌推广专家李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茶树最初生长在南方,上个世纪,茶树被移至山东。“由于低温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北方茶叶的质量和味道一般都很重。”因此,“南茶北调”不是简单的移植。北移茶是区别于南方茶的一个重要范畴,青岛及周边渤海地区成为北方。
虽然所产茶叶的许多指标都优于南方茶叶,但青岛的气候仍然让李伟头疼。除了上面提到的矮生植物,“每年四月底到十一月底是当地的茶季,总共只有半年的时间。”同时,由于下雨,茶叶企业在7月和8月面临停产。”
如何在保持水土特征的同时提高茶叶产量?李薇想到了温室。碰巧青岛华盛绿色能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探索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模式,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李伟负责光伏大棚种植茶叶项目。
青岛华盛现代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海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茶树喜欢遮荫,光伏温室中的太阳能(000591)膜正好可以将直射光转化为散射光,两者的结合是完美的,这导致了茶叶种植和高科技光伏产业的融合,并产生了开头提到的1米高度的茶树。
从这里,南茶再次向北移动
虽然不是农业科技专家,但在听取了《经济导报》记者对“光伏茶”项目的简要介绍后,李判断,光伏大棚将突破茶叶种植的地理界限。“茶叶北移的难点是越冬,这也是山东成为北方茶叶的地理边界。原因之一;光伏温室可以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完全控制,并解决越冬问题。”
然而,“光伏茶”模式起初并不乐观。“许多专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说概念大于本质,我们渴望取得成果。”李伟说,他的团队悄悄地从崂山移植了一些老茶树,这些老茶树仍然在光伏温室里茁壮成长,这给了他们继续这样做的勇气。
为了增加茶叶产量,李伟的团队精心调整了光伏电池板的薄膜角度,监测了温室的温度和湿度,并努力监测病虫害。最后,2014年收获了第一盆茶叶,其有效成分明显优于传统种植的茶叶。
至此,“光伏茶”终于摆脱了概念,成为一种科技含量丰富的新型栽培模式。
“能源短缺是农业生产的瓶颈之一。光伏发电可以缓解偏远地区的电力短缺,温室可以控制作物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以“光伏茶”为代表的光伏温室技术推广前景十分广阔。”李海鱼认为。
作为普及的结果,光伏温室使茶叶成功地突破了种植的地理界限。据资料显示,“光伏茶”已经在吉林省伊通市的最北部种植。“当地水土丰富,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茶叶。当地人不相信茶能在东北种植,但令许多人惊讶的是,他们很快就能在周围喝茶了。”李伟说,目前,茶树已经在内蒙古的沙漠和宁夏的冲积土地上种植。
这个行业能在这里起飞吗
9月14日,当《经济先驱报》记者参观光伏温室时,发现一些茶树的幼叶被采摘了。“现在每天都有茶农来采茶。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每公斤付16-40元,每人每天赚近100元。”李薇说:
事实上,那天不适合采茶,因为就在几天前下了一场大雨。“雨前后只有一天的差别,而且采摘的原茶质量也大不相同。”李伟说,这就是茶叶企业在7月和8月面临停产的原因。"茶叶的质量无法控制。"
“中国茶一直是‘传统的初级加工农产品(000061,诊断股票)’。整个中国茶叶产业的产值低于利普顿公司的产值。”李认为,原因在于标准化问题。"产品没有一定的标准,工业化从何而来?"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大量农业学术文章不仅将农业标准化视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而且将其作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光伏温室不仅解决了茶树越冬的问题。“由于温度、湿度和灌溉的稳定性,我们实现了对温室内茶叶质量的全面控制。”李伟说:“至少在同一个园区,我们已经实现了产品标准化。”
那么,“光伏茶”项目中的产品标准控制能否延伸到整个行业?李伟认为,虽然单个园区已经实现了产品标准化,但整个项目的产品标准仍不能统一。"因此,我们的项目是对农产品标准化的探索."李薇说:
标题:光伏与茶的科技融合助鲁企突破传统地理界限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22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