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菲历史上最美好的往事
本篇文章1532字,读完约4分钟
9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奎——纪念苏禄国王访华60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张奎讲述了中国和菲律宾历史上最好的过去。苏禄国王的后裔基拉姆公主、安·朱莉和苏禄国王的后裔文房出席了会议并接受了书籍。
苏禄群岛位于菲律宾群岛的西南部,是古苏禄国的统治中心。明代古书《东西方研究》记载了元代中国与苏鲁的贸易情况:起初,中国商船到达苏鲁时,在海上停下来敲鼓通知当地人。当当地人听到鼓声时,他们会驾船带着当地的产品去贸易。渐渐地,双方的交易方式都变了。中国货物到达后,当地人首先将货物带上船,转运到山区或其他岛屿出售,然后将货款或交换的当地产品寄回给在岸上等候的中国商人。
郑和下西洋期间,曾派遣使节访问苏禄群岛,促进了中国与苏禄的政治关系。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Xi王、陀王带着珍珠、宝石、玳瑁等礼品,带领340多名家人访华,成为中菲友谊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
苏禄王在北京逗留了27天,受到明朝空朝廷的接见,圆满结束了他的中国之行。明成祖按照“厚德载物”的外交礼仪,给苏鲁使团赠送了许多礼品。当访问团前往山东德州时,三王中最杰出的苏鲁东王巴度·格帕突发急症,但因治疗无效不幸去世。明成祖为他下葬,立碑并亲笔题字。从那以后,苏鲁东国王和他的王子作为大明朝的客人定居在齐鲁,向中华文明渗透。在的都禄子孙和文氏子孙,分别以“安”和“文”为姓氏,分支繁衍,逐渐形成了得克萨斯州苏鲁东王的后裔。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现在的600年间,中国苏鲁东国王的后裔已经繁衍到了21代,目前有3700多名活着的人。这两个家族的成员主要集中在北英的出生地德州,而其他成员则广泛分布在兖州、淄博、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出席会议的苏鲁东王的后裔安·朱莉和文房说,每年的苏鲁东王祭祀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苏鲁东王后裔代表都会聚集在得克萨斯州举行家庭祭祀仪式。
《张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保护苏鲁王墓的史实:1956年,苏鲁王董墓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65年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十多次拨款扩建和修缮苏禄国王墓,逐步形成了一个庄严、古朴、典雅的国王墓建筑群——苏禄东王陵园。来自菲律宾的苏禄国王的后裔基拉姆公主说,这次她也去了得克萨斯州,去参观她祖先的墓地。“我内心的激动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我希望菲律宾和中国之间会有更多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自中菲建交以来,菲律宾驻华使节、苏禄皇室成员、苏禄官员和菲律宾游客多次来到德克萨斯州瞻仰苏禄国王的陵墓;与此同时,得克萨斯州安雯家族的主要成员也前往菲律宾寻根,受到菲律宾总统和外交部长的接见,并受到苏禄王室成员和菲律宾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些互访已成为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的纽带。
张奎主编王守东是德州大学历史系教授。他说,苏鲁东王的公主、王子及其后裔与中华文明融为一体,留下了一部民族融合的美丽史诗。它们不仅是中菲友谊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融合的缩影。今天,苏禄国王访华的历史早已成为中菲两国的佳话,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搭建了一座绚丽多彩的桥梁。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郑维宽认为,张奎的价值在于揭示政治交流在加强国家间关系、增进互信和友谊方面的重要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张一兵表示,张奎展现了600年前苏禄国王访华所传递的求索之志、友谊之桥、和平与善意,也为我们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两个月后,英文版《张奎》将在菲律宾举行首发式,两国学者将举办苏鲁东国王访华历史研讨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中菲友好交往的精彩故事。(记者刘华新庞)
标题:讲述中菲历史上最美好的往事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01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