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提升网上服务能力
本篇文章1574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甘肃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管理服务”的改革部署,以巩固分权成果、优化政府服务环境、提升网上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6月20日,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了《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7年),显示甘肃省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排名全国第八,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成熟度全国第四。
一是全面梳理和宣传“七大命令”,推进电力运行“阳光化”。“七大名单”是权力名单、责任名单、便民服务名单、公共服务名单、行政审批中介名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名单和扶贫名单。坚持法定权限和权责一致的原则,推动省、市、县政府部门建立和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流程可控、流程可追溯、责任可追溯的网上行使流程系统,使行政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根据便民利民的原则,对便民服务项目清单进行了整理和公开。在创业创新需求的指引下,以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获得性为目标,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已经编制并公开发布。进一步规范审批中介服务,发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此外,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并公布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扶贫清单,方便群众查阅和监督。甘肃政务服务网发布了306,630项权责清单信息、162,334项便民服务、9,331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信息和3,534项扶贫清单信息。
二是甘肃省政府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六馆一平台”基本建成。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和网上政府服务的发展趋势,我省运用“互联网加”思想,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推进甘肃省政府服务网络建设。先后在省、市、县建立了统一的政府服务网站群和身份认证系统,建立了政府服务项目数据库、办公信息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电子许可证数据库和监管信息数据库等“六大数据库”。其中,人口数据库中约有2320万数据,法人数据库放在数据库中。一个“平台”已经基本建成,即省市两级统一的政府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依托共享平台,甘肃省政府服务网完成了与省发改委、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地税局等四个部门所属行政审批系统的数据对接和交换,以及与省政府、14个市州、兰州新区和86个县市行政审批系统的深度对接。实现了与省工商局、省卫生计生委、省人民社会福利厅、省公安厅等部门相关政府信息数据库的对接,交换数据70.51亿条,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一体化的网上政府服务平台。2016年1月,国家电子政务办公室将我省列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五大试点省市之一,并成功完成试点任务。
第三,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依托甘肃政府服务网络,协调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大力推进政府服务事项从实体政务大厅到互联网的办理。全面实施“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线下同步处理、网上结果反馈”的网上预审模式,积极试行“信任第一、结核病检测”的处理模式和全程网上处理模式,逐步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服务大厅、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的网上网下互融、统一、深度融合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2016年1月1日,省级政府部门“网上演练”正式启动。截至2017年8月底,省级政府部门行政许可项目“网上行使”已基本覆盖,14个市县、兰州新区和86个县区的行政许可项目已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进行网上申报和办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第四,建立健全制度标准,确保各项工作长期规范运行。近年来,我省先后颁布了《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建设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等“1+4”网上演练管理系统,并发布了《甘肃省深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正在研究起草政府信息系统集成与共享、电子许可应用管理、行政许可标准化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以便有效地使用该系统,确保所有工作的长期标准化运行。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甘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提升网上服务能力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89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