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供给侧” 激活增收“新引擎”
本篇文章1602字,读完约4分钟
东宁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临俄罗斯。它是东北亚国际通道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国家一级陆港。当地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近年来,东宁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投放信贷,重点投放黑木耳、葡萄和水果,大力创新信贷产品,提高融资渠道,帮助农民持续增收。201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4元,连续八年位居黑龙江省首位。
创新信贷产品促进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黑木耳第一城”,东宁市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现已引领全国,县级农业金融机构大力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确保黑木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黑木耳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集养殖、木耳生产、种植、储运、营销、加工、科研、机械、回收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16年,全市黑木耳生产规模接近12亿袋,产量5.5万吨,超过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黑木耳单季增产1529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80%。
中国农业银行东宁支行(601288)以资产业务为切入点,以电子银行业务为平台,发挥汇通、转账电话、移动pos等电子产品的作用,为大菌类市场搭建电子交易平台。所有资金通过中国农业银行的电子设备进行转账结算,连接上、中、下游产业链,实现农业银行系统内部生产、供应、销售的现金流封闭运行。2016年,东宁玉润绥阳木耳市场391家木耳经销商累计发放质押贷款3.3375亿元。2017年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以东宁地区为试点,推出了“金穗快速农业贷款”业务。该业务通过农行的实体网点、自助机、个人网上银行、手持银行等渠道申请贷款。系统自动批准并使用自助信函。快速到达和回收的农户贷款产品主要基于农户的信用记录、城镇经济管理站、真菌协会和供销合作社提供的客户信息以及农业银行的内部数据。
拓宽融资渠道,打造高端葡萄酒产业
东宁市与法国波尔多和加拿大安大略位于同一个黄金纬度地带,是世界上寒冷气候的主要葡萄酒产区。东宁人抓住了这个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开发葡萄种植面积6500亩,建有5个酒厂,正在建设中,年产冰酒、干红葡萄酒、蓝莓酒、干白葡萄酒约300吨。据估计,每公顷葡萄园可生产1.3万公斤葡萄,产值超过7万元。因此,许多农民把他们的土地作为工人带到酿酒厂。
东宁金融机构也借国家大力推进发展朝阳产业的契机,拓宽融资渠道,为葡萄酒行业提供信贷资金。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两年向辖区内的农村银行提供总计6000万元的支农再贷款,其中大部分用于支持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村镇银行识别这一特色产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种植户”模式,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信贷资金。在这种模式下,作为东宁酒业龙头企业的绿源酒业为其签约的葡萄种植者提供抵押担保,有效解决了种植者缺乏抵押品的问题,缓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东宁市政府积极与辖区内金融机构联系,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市开发3万亩葡萄,年产干红、冰酒、蓝莓酒60万吨,实现产值14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7000元。
支持新学科,满足特色产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东宁市森林覆盖率为85.3%,居黑龙江省首位。全市有70多万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可利用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榛子、果树等林下经济,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辖区内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选择规模较大、上下游影响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担保公司+农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户”等方式向农民提供农村生产经营和小额贷款。同时,惠农电子结算业务将延伸到上游种子、生产资料和农业机械的采购,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目前,东宁市榛子总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已建成3个千亩榛子示范基地,大部分已进入初果期。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果树生产基地,种植面积3.95万亩,年产苹果、梨、南果梨4.5万吨,产值1.8亿元。新兴的水果产业正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标题:金融助力“供给侧” 激活增收“新引擎”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84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