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东博会为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强力续航
本篇文章1588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白林报道
中国-东盟合作的“奇迹”和“惊喜”仍在继续,特别是在投资合作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830亿美元,东盟国家在中国的累计投资达到1080亿美元。其中,东博会的推广是不可或缺的。
9月12日至15日,第14届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再次启航,为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升级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汇聚中国-东盟优质项目
在印度尼西亚,有一座5.4公里长的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泗水-马都拉大桥。这座被称为印尼“民族骄傲”的大桥是由中国政府优惠贷款建造的,采用了中国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和印尼公共工程部在东世博上签署,成为中国企业利用东世博“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不仅如此,中马双方还利用东世博平台,签署了中马钦州工业园区和马忠关丹工业园区合作项目,开创了中马“两国两园”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和老挝电力公司在东博会会址签署了老挝叶楠水电投资项目……一系列精彩时刻无疑是东博会促进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合作的最佳诠释。
每年,东博会都专门设立投资合作主题,汇聚中国-东盟和世界各领域的优质项目,形成独特的品牌影响力,成为中国-东盟企业深化交流合作、开拓中国-东盟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之一。
据统计,首届13届东盟博览会共聚集了3.8万多个国内外投资项目,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近1300亿美元的相互投资。特别是第十三届东亚博览会举办了57项招商活动,签署了81个国际合作项目和147个国内合作项目,推动了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的蓬勃发展。
据悉,第十四届东盟博览会将继续以投资合作为主题,在此框架下设立国际经济与能力合作和农业合作两个展区,重点展示中国-东盟国际能力合作的优势项目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合作。
继续写一篇关于中国-东盟国际能力合作的大文章
在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能力合作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为了加快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国际能力合作,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推手”。东世博及时搭建了一个平台,承担了这个使命。
2015年,第十二届东亚博览会首次将国际能力合作列为投资合作主题,并举办了一系列国际能力合作活动。当时,通过各种项目交易会成功签署了34个国际能力合作项目。在此基础上,第十三届东博会国际经济与能力合作展览会规模更大、更系统、更专业,通过各种项目交易会,成功签署了更多国际能力合作项目,有效推动了能力合作项目的实施,为将东博会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海斯周边国家能力合作的政策解释平台、产业对接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已有700多家企业借助东博会平台,开拓东盟市场,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黄金参展商”中国南方电网是最好的之一。中国南方电网参与该展览已有多年。在东亚博览会的帮助下,中国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的电网实现了互联,并推动中国的电力技术、设备和建设“走向全球”。与东盟国家的电力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据了解,第14届东亚博览会国际能力合作展的内容将进一步优化。在原有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工程承包、能源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基础上,展览内容将扩展至铁路、有色金属、电力、建材、工程机械等重点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领域。,中国科学院等70多家科研机构将联合展示航天、化工、通信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中国在国际能力合作、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实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柬埔寨能力与投资合作论坛、中国-菲律宾能力与投资合作论坛、中国-越南能力合作项目促进会等东盟国家投资合作峰会论坛和澜沧江-湄公河国家能力合作圆桌会议将逐国举行,继续提升国际经济与能力合作展览会的质量和影响力。此外,本届会议将积极推动签署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力合作协议,推动建立完善的国际能力合作机制。
标题:第14届东博会为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强力续航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43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